互联网产业并购潮背后的 商业资本逻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沈闻涧
今年以来,互联网行业相关领域企业间资本并购整合再度上演“加速度”:58与赶集合并、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滴滴与快的合并,阿里收购优酷土豆,以及携程并购去哪儿。
正是在商业资本力量的驱动下,原本在网络专车、团购、生活服务等相关市场和领域展开“针锋相对、贴身肉搏”的冤家和对手们最终走到一起,成为一家人:变过去的抢蛋糕吃为共同做大蛋糕。这在推高相关领域和市场进入门槛的同时,也再度将商业资本的逐利性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
从表面看来,这一轮的企业并购潮,是因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寒冬期正在到来,这些商业资本已经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敏锐地判断和把握到这一趋势,从而展开提前布局收网。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一轮互联网企业并购潮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商业资本在经历前期的持续烧钱火拼后,一批老的互联网资本需要退出,另一批新的互联网资本还要进入。新老交替过程中,自然需要并购与重组。
同样,少数商业资本在进入互联网产业投资多年之后,也正迎来阶段性的收获期。选择在今年这个产业发展成熟期退出,通过交易、并购,才能真正产生持续的商业价值和回报空间,最终这也加速了今年互联网产业合并潮的到来。
梳理今年以来一系列互联网企业并购案例背后的力量,可以看到,真正的主导者是百度、阿里、腾讯(BAT)这三家“超级互联网巨头联盟”。他们已经成为互联网这个虚拟社会中所有可以公开竞争的市场领域的绝对霸主。只要是他们想参与竞争和抢夺的领域,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先烧钱打市场”,如果实在打不动就“直接将竞争对手给收购”。
不过BAT无疑只是互联网行业明面上的霸主,真正的主导者们是隐藏在这三大巨头背后的各种商业资本和风投基金们。他们既是互联网时代快速引爆的有力推动者,也是互联网市场化进程中的绝对受益者,最终还将会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主导者。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也将是互联网时代笑到最后的那批人。
随着商业资本在今年加速掀起互联网企业间的并购整合潮,也进一步释放出整个商业资本的最终意图:不只是要通过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并购,谋求商业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资本力量和BAT三大商业巨头的产业布局,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规则,建立起影响一代甚至两代人的全新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从而可以在一轮又一轮产业并购、市场竞争、消费趋势中获取收益。
可以看到的是,这些商业资本的目标明确、手段凶猛、速战速决。先是通过持续的烧钱战、低价格肉搏战,在短期内快速吸引更多人群的眼球和参与。比如说,交通广播电台最终被滴滴打车软件取代了,而大量餐饮酒店被团购网站改写,同样大量线下的传统旅行社正面临被在线旅游巨头冲击。
正是在商业资本的持续推动下,新兴的互联工具和互联网平台打破并颠覆了传统的商业体系和商业格局,通过以超低价,甚至免费来吸引消费者,并培养他们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最终带来并建立全新的商业秩序。看似消费者沾到了便宜,得到了机会,实际上却是大量的商业资本成为赢家。
当前和未来很多商业资本驱动和操纵下的互联网巨头,正成为市场新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和主导者,等待新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形成,他们就会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并且形成绝对的控价和定价力,在缺乏竞争对手和商业力量的背景下,成为互联网时代相关产业的最终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