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全球化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势互补:中韩产能合作正当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崔敏

王利博制图

中韩两国企业合作正迎来更大空间。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韩行程结束,一系列合作协议备受关注。而其中的一大亮点,则是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中,中韩提出将积极推动韩国“制造业革新3.0战略”与中国“中国制造2025”挂钩,实现两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两国将加强在制造业政策、设计领域研究、绿色工厂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专家指出,两国领导人的会谈和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将为中韩两国未来产能合作提供更强力度的政策支持,具体合作方式还有待两国共同调研、探讨。

携手打造更大市场空间

李克强总理访韩期间,中国商务部与韩国外交部签署了《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联合规划纲要(2016—2020年)》。同时,《中国商务部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关于在自贸区框架下开展产业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商务部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关于在自贸区框架下研究成立中韩投资合作基金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与韩国企划财政部和产业通商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三个合作文件也在此期间签署。

商务部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安柏生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韩合作的协定涵盖能源、环保、交通物流、制造业等多个产能合作的产业领域,在开拓第三方市场里也提到了航空、信息通讯、钢铁、基础设施等领域。协定提出了中韩产能合作的任务和方向,对中韩两国的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都具有重大意义。

“如何合作还要根据两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对一些两国都有优势的产业如钢铁和通讯信息则可以通过产业内的细分领域去合作。”安柏生补充道。

安柏生认为,中韩两国携手共进,在众多领域的合作都将发挥两国各自的优势,为两国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发展空间。

“中韩两国合作在第三方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生产优势也非常明显,中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财力,韩国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华工科技有限公司韩国市场负责人沈超凡也非常看好中韩的这种合作模式。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分析,中韩两国产能合作中的各自优势非常明显,我国基础科技方面优势突显,产品科技含量水平有所提高。而韩国的制造业优势则是在新产品开发和产业技术方面。

两国制造业企业

将从中受益

贺在华分析,未来中韩将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探索,一是智能制造领域,有关智能融合产品、智能零部件、机器人、绿色制造等方面;二是金融领域,两国将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三是食品领域,未来两国食品进出口量将大幅提高;四是技术领域,我国与韩国或将在高铁技术、风力发电技术上开展合作。

沈超凡认为:“韩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比国内普遍要高,通过两国的产能合作可以促进和提高中国的自动化水平,特别是汽车行业及电子行业的技术水平。”

佳乐事商业策划顾问有限公司韩国市场负责人池娜表示,韩国在工业设计方面比国内系统化、先进化、专业人才多。而中国则是市场庞大、基础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丰富,两国的产能合作能够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

河南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学明表示,“中韩产能合作将进一步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引进韩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据悉,两国商定在上海建立韩元对人民币直接交易市场,允许韩国政府发行人民币债权。中国授予韩国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将由目前的800亿元上调到1200亿元。韩国的商业银行今后可向山东省的韩企提供人民币贷款。

韩国饰品加工企业耶格利娜中国区经理唐俊表示:“这将进一步促进在华投资的韩国制造企业的发展,像我们这样在山东的韩国企业能够从韩国银行直接进行人民币贷款,这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园区合作促进产能融合

专家认为,中韩产能合作的具体政策为中韩共同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保障。

根据《在自贸区框架下开展产业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第一阶段两国将在山东烟台、江苏盐城和广东与韩国的新万金项目地区开展产业园方面的合作,备受业界关注。

“产业园区的模式是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国的产能融合, 政府可以给予更多的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并且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也能够有更好的产业集群效应,挖掘到更多的合作机会。”安柏生分析。

安柏生举例,比如食品领域,我们的原材料很丰富,韩国的加工和包装技术比较精细,那么就可以考虑在中韩企业往来密切的地区以产业园区的方式合作。

“中韩合作的这四个文件最终应该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应该通过协会或智库去调研,向政府提出一些好的项目。具体的产能合作方式还要企业、政府、研究院等多方机构共同去探索。”安柏生强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