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中国产业园的海外样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凌林
如果你从埃及首都开罗向东驱车约120公里,就能发现,在茫茫大漠中有一片海市蜃楼般的工业集群地,中国政府在埃及成立的境外园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就坐落在这里。
截至2014年年底,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经累计投资1亿多美元,入驻企业62家,吸引合作投资额9亿美元,解决当地就业2000多人。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不仅成为中国产业园区“走出去”的成功典型,同时,这种开发区模式也成为中埃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有效工具之一。
中国在境外最好的
经贸合作区之一
中埃共建“一带一路”更主要体现在产业园区建设上。
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于红海北段的苏伊士湾西岸广袤的沙漠地带,紧邻苏伊士运河,是埃及政府近年来设立的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的一部分。
据介绍,合作区中的1.3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建成,并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制造、高低压电器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和农用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园区,而6平方公里的扩展区目前正在建设当中。
1998年埃及政府设立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中国方面积极参与共建,并规划设立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由中国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埃及成立的埃及泰达投资公司负责开发建设。注册资本7000万美元,其中,埃方四家国有企业占股90%,天津开发区苏伊士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占股10%。
该合作区属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目前中国在境外最好的经贸合作区之一,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为了中埃、中非合作的典范。
据埃及泰达投资公司负责人介绍,现在投资埃及的中国企业,“有一半进入了园区”。
事实上,随着埃及于2002年颁布《经济特区法》,中埃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成为中外共建园区的开发样板,也成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亮点。
有专家指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之一,以园区输出模式“走出去”成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园区模式呈现出抱团出行、聚集效应、带动区域发展等特点也受到越来越多友好国家的重视。 (下转第二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