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第01版            封面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口新政并非全解良药 企业应审慎制定商业策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甫一传来,二孩“救市”论便甚嚣尘上,仿佛一放开二孩政策,拉动消费的问题、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老龄化过速带来的养老问题等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对于这些奇怪的想法,我们只能用现在流行的四个字来评价:你想多了。

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真正的富裕比的不是GDP总量,而是人均GDP的多少。2014年,中国的GDP超过1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在全球排名位于80位以后。中国要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这既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也包括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人口基数的进一步增加,一方面会推动GDP总量上升,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人均指标变得更加难看。

更极端的观点甚至是把当前出现的经济问题,特别是老龄化问题归咎于“计划生育”。其实不妨倒推一下,如果没有实行“计划生育”,还会有现在相对丰裕的生活条件吗?那样,中国的贫困人口就可能不是现在的7000万,而很有可能是把整个中国都拉到穷困线以下。所以说,“计划生育”是中国人能够享受目前物质生活的重要原因。

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要靠“人多力量大”的方式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机器人等智能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可以大量减少对人工的使用。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标志着中国由此进入所谓的刘易斯拐点,简单说便是,进入城市的劳动力人口由逐年增加,变成逐年减少。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上对劳动力人口减少的担忧,甚至有人把目前的经济增长放缓归结为“人口红利”的消失。

随着老龄化加速,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必然会降低,但这和劳动力短缺不是一回事。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是和人们担心的情况不同,发达国家非但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相反,就业压力却是困扰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难题。日本是目前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中国解决老龄化问题最可参照的对象。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在就业压力方面的挑战,要远大于劳动力短缺的困难。

中国未来所面临的劳动力短缺,更大程度上将是结构性短缺,会同时存在有的活没人干、有的人没活干的情况。具体来说,也就是两端缺,中间多,即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缺乏;低端苦脏累险等工作岗位人员缺乏。增加人口,并不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且,随着中国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水平的提高,未来年轻人的就业意愿,特别是到低端岗位的就业意愿会更低。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般都是靠移民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增加对境外移民的吸引力,也应当是中国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难题的思路和方法。

人口的增加,并不等于消费能力的增加,也不等同于市场的扩大。按照中国现行的年人均收入2300元人民币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中国目前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按世界银行的标准计算,中国的贫困人口将高达2亿人。由于消费能力低,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并没有对拉动市场需求产生相应的影响。与其希望通过生孩子增加人口的办法来提高市场容量,莫不如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另外,新增人口所创造出来的市场,也未必就一定是中国企业的,很有可能会留给“洋奶粉”、“洋尿片”、“洋教育”。

据有关专家估算,“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新生儿规模预计在250万左右,比此前的年均1600万增加15%左右。但特别值得中国企业注意的是,平均每年250万并不是说,每一年都会均态地增加250万左右,而一定是前两三年更为集中,有可能突破平常年份的二倍甚至更多。突然增加出来的需求和市场,既是一个商机,也是一个考验。如果按这个非正常的增量去配置产能,两三年后必然会面临产能过剩;如果不为这个非正常的增量而增加产能,则势必失去相应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大的产品和服务商,这个情况就会更为棘手。

影响新生儿数量的因素复杂多样,上述专家推算的数字和实际情况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偏差。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80后有2.19亿人口,90后有1.88亿,00后只有1.47亿。90后比80后少0.31亿,少14.1%;00后比90后少0.41亿,少21.8%。

(下转第二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