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影视园被指资本助推下的蛋
投资从几十亿到几百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少杰
发展趋于成熟的横店影视城 |
当前,由“互联网+”开启的新一轮投资热潮“井喷”依然,另一场由影视产业园建设掀起的投资“风暴”也已悄然“来袭”。
“动辄就是数十、上百亿元的投入、拿地量也多在成百上千亩”,如此大手笔开发的目的却仅有一个,是对全产业链概念下的影视文化产业园的打造。和其他在建园区相比,影视产业园无疑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乐园,而开启并狂欢于这场投资盛宴下的尽现上市公司魅影,虽然行业前景一片朦胧,但他们却依然乐此不疲。10月29日,北京老年福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一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资金蜂拥而至
黄一辉认为,多路资本蜂拥而至背后是受前者“横店”的影响。据了解,位于浙江中部东阳市境内的横店集团,早在20年前,投资30亿元,建设起计划总用地3.3平方公里的影视城,现已拥有员工总数5万余名、总资产达到近500亿元。2013年,横店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468亿元,创利税58.11亿元。仅规模而论,横店影视城已超过美国好莱坞和印度宝莱坞。
或许是看到了前者的成功,继浙江横店后,先后有长影世纪城、上海影视乐园、中山影视基地、北普陀影视城、焦作影视城、涿州影视城等数十余家上规模的影视城在多地应运而生。对标横店影视城,开工建设的影视文化产业园无论从投资还是规模上,都远远超过横店影视城。
在竞相开建的众多“大手笔”项目中,中龙影视产业园首当其冲。有迹象显示,山东烟台海阳在建的中龙影视产业园,计划投资500亿、占地50平方公里。与其投资级别相当的还有山东青岛东方影视产业园,投资达到500亿、占地200公顷。此外,在建的河南洛阳中原影视产业园计划投资226亿、占地6600亩;武汉新洲区中原影视产业园计划投资60亿、占地5300亩;浙江安吉中弘影视产业园计划投资170亿……记者从中发现,这些项目的投资方有中影集团、上影集团、中弘股份、万达集团、青岛双星、深大通、科达股份、世茂股份等,以上市公司居多。
影视业的空前繁荣不仅表现在影视城建设上,对于影视剧(电影)投资也已出现井喷。就在去年上半年,阿里巴巴联手国华人寿推出“娱乐宝”,让电影投资话题再度甚嚣尘上。事实上,总募集额为7300万元的“娱乐宝”,只是“触影资本”的冰山一角。彼时,不少上市公司也纷纷“触影”,先后有湘鄂情、熊猫烟花、中南重工等多家本与影视娱乐无关的公司借并购进入影视圈。主营机械制造的浙富控股目前也跨界进入了影视娱乐业。难怪有影视公司老总感叹:“现在钱不是问题,项目才是问题。”
地方乐在其中
资本青睐影视业,一方面除了投资方看好未来前景外,另一方面则是地方对其发展寄予了厚望。
以山东青岛东方影视产业园为例。在青岛东方影视产业园制作区工程项目经理姜世华看来,随着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青岛影视产业园的影响力将辐射全球,成为全球影视从业者的逐梦圣地。目前影视产业园已有15家影视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并有70多家影视企业初步确定入驻意向。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投入运营后,预计将有3000家影视上下游企业进驻,约10万相关领域高端人才汇聚青岛。
同样持发展乐观姿态的还有地方政府人士,他们对该产业发展无不也充满着自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岛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借助青岛影视产业园建设契机,不仅是打造国际知名的“影视之城”,也是青岛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青岛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
不过,影视业迎来投资热潮的同时也引发业内普遍质疑。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些投资方挂名影视基地,建设影视城,是为了能以“文化产业”之名获得相对优惠的土地,从而实现其圈地、开发房地产等经济目的。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建议,如果仅仅为了满足影视文化的发展需求,影视拍摄基地并不需要那么多。相关部门应合理控制影视基地数量,避免出现圈地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