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推传统园区蜕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霂轶
王利博制图 |
曾是传统房地产行业的“老人”的锋创科技园董事长张寒燕,如今的身份却是互联网行业的“新人”,张寒燕的讲话方式也越来越“互联网化”了——回答问题时喜欢讲故事,时不时蹦出“痛点”等专属互联网的词。
张寒燕所提到的“痛点”在几年前还被称为产业园发展中产生的核心问题:“主要是我们的产业链之间彼此上下的连接不够,有机化程度不够,信息对称达标度比较低。另外,由于我们的园区大部分不是建在商务中心区,对于园区内进行创业、工作、研发和生产的企业组织来说,他们都缺乏良好丰富的生活服务。”而对于这些“痛点”,张寒燕找到了她自己的解决方法——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锋创科技园和京东合作,研发产业园O2O服务系统。
“锋创云”应运而生
对锋创科技园来说,与其说这是和京东的一次合作,不如说是锋创科技园的一场自我蜕变。
锋创的这场自我蜕变不可避免地涉及上述所提到的产业园的“痛点”。目前,锋创科技园的入驻企业已近350家,其中近80家为京东上下游生态服务公司,其余进驻各家企业大都是依托CED的环境向电子商务、“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并且由SOHO提供宿舍、银行、超市、快餐厅、咖啡厅、健身房等生活配套,但是,锋创原先的配置并不能完全满足进驻企业的工作和生活服务需求,这几乎是大部分产业园的通病。
“京东云不只是云计算,对于锋创我们也专门提出了‘锋创云’。”京东电商云事业部总经理任成元所提出的“锋创云”在互联网行业并不新鲜,但产业园的“云化”尚属于小部分。任成元解释道,“比如说云法务,现在有关于法务APP,主要给这些创新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专职的按需的法务咨询服务和各种云的服务,按照小时付费,此类型的只是计算资源的云化。我们京东云和锋创都可以开辟很多的云的服务,比如说锋创可以提供云的法务、云的财务、云的保洁,对于锋创科技园可以从园区服务角度提供更多传统的能力,不断云化、标准化,按需提供给园区的企业。”
更加具象的解释是,滴滴打车和Uber实现了交通资源云化,到家美食汇和饿了么实现了美食资源的云化。
一次双赢的合作
“通过很多服务性的在线化,甚至包括支付的在线化,这样的效率的提高,能对我们的园区商务服务、商品服务以及创业者的金融和政策服务起到帮助,有一个巨大的飞跃。这种服务是革命性的,我们是做园区建设和运营的,也是工业地产的一种,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和呼唤这样的东西出现。”按照张寒燕的思路,可以预想得到的是,未来在锋创科技园的所有资源和功能都将被云化,这包括了进驻企业的公司服务和生活服务。
这意味着,在锋创科技园的企业需要外聘法务或者只是一份工作餐,在“锋创云”上可以有多种选择,并且,这些服务相较其他企业性价比更加的高,而这些服务目前大部分来自于京东云。
据任成元介绍,“京东目前其实加上京东自营和京东开放平台,可能有几十万的商家资源,再加上目前京东云已有的,围绕京东生态的几千家服务商,这些资源都可以开放给我们线下产业园。”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京东的商家或者服务商中,从10人的团队,到200人的团队,他们需要办公场地,而距离京东最近的园区锋创科技园似乎成了最佳选择,任成元把这种资源的撮合总结为生态发挥价值的一种体现,“未来在这样的生态里面催化,这种价值效应或会更加明显。”
此外,京东将定期地在锋创科技园举办电子商务相关的会议,甚至包括服务商大会。锋创科技园将称为京东互联网+创新实践基地。但这一切的合作,无意中给锋创科技园转型做线上线下结合的园区服务更大的压力,或者说途径。
蜕变才刚刚开始
张寒燕有她自己的目标,“产业园经过30年发展,最重要的是开放,由于过去思路保守、陈旧,我们在做企业服务过程中,做得很累而且企业不满意,这说明,一个人做不了大家的事情,只有形成团队力量才可做好大家的事情,我们有上千家企业、近万人需要服务,不依靠京东这样的云资源,真的满足不了太多的服务,我们做一个先行者,即便里面有很多的坎坷,我们也相信会有一些成功的地方。”但是张寒燕也很清楚,“只有京东是不够的,没有京东是不行的,我们还有自己的东西,实际上商务在O2O上。”
锋创科技园和京东都在下一盘大棋,任成元透露,“我们希望在这里提供一个基础的平台,很多事情真正是由园区做的,比如说构建围绕锋创或者针对大兴的,锋创会带头,其他园区也会加入,一旦做成之后,我们对锋创做的虚拟的园区,无形中范围将扩展到整个大兴,或者说整个北京,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还将涉及园区轻资产化等众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京东快速布局“虚拟软件园”的过程中,锋创科技园和京东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