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中国园区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建国:园区品牌 将成区域竞争新焦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郝帅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民生证券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苏州工业园区被列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试点园区,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这家园区多年来品牌影响力积累后的又一爆发。

现实中,园区的品牌建设往往是被忽略的问题。那么对于承载产业集群的园区来说品牌意味着什么,品牌建设会为园区带来哪些直接益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

《中国企业报》:对于园区来说品牌意味着什么?一个园区应该从哪些方面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如何才能让入驻园区企业的品牌和园区品牌相互促进?

杨建国:随着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园区愈加重视品牌建设。作为一种溢价增值的手段,园区品牌经营必将成为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的重点,培育、优化、提升园区的品牌内涵和价值,不仅可以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力和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加深企业对园区的认知度,增强园区的发展活力,同时,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园区品牌也将与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城市品牌形成有效互动。从发展动力上看,加强园区品牌建设,也是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中国企业报》:产业园区的品牌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怎样做才能既提升园区服务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形成强势的产业园区品牌?

杨建国:实现企业品牌和园区品牌的有效互动,必须从产业链上将企业、产业在园区平台上凝聚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高效能管理,通过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来巩固和增值园区品牌,依靠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和投资者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同时,通过对园区功能、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优化,扩大园区品牌的辐射范围和对企业的吸引力。以企业品牌带动园区品牌,把各种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整合,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

《中国企业报》:在传媒业非常发达的今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可为园区所用。但我们注意到的是,园区在利用新媒体方面反而不如一些传统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园区和新媒体如何才能相得益彰?

杨建国: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新媒体的应用上,产业园区受制于平台机制、体制的束缚,从实际表现上看,没有企业灵活自如。随着区域经济差异化逐步缩小,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也驱使产业园区对新媒体更加重视,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招商网络平台,通过线上发布讯息,线下积极对接,来促进信息对称。相对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更具有集约、节约、高效便捷的特点,操作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可追溯,也便于产业园区形象的包装、提升和展示。

《中国企业报》: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利用新媒体提升园区品牌,怎样做才能将正能量发挥到最大,将负效应减至最低?

杨建国:园区在利用新媒体扩大自身影响时,应从两个维度进行展开:首先要了解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从思维理念到技术手段上与时俱进,努力实现园区的办公设备、经营管理、招商队伍建设的现代化,拓宽园区形象传播的渠道和领域,采用话题营销、故事营销、活动营销等多种形式,将线上传播与线下活动结合起来,对园区品牌进行维护和提炼;同时,除了主动宣传推介,面对网络和社会上针对园区的负面信息,园区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危机公关,不藏不掖,开诚布公,消除误解,弥补裂痕,以开放、公正、公开、透明的的姿态对园区品牌进行修复和维护。

《中国企业报》:在京津冀协调发展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优质项目遭地方多个园区争抢的现象。请问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北京、地方及企业三个层面如何相互配合和统筹才能达到资源合理化分配?

杨建国:在现实中,兄弟县市为争资源、抢项目伤了和气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招商引资的激烈和困难程度。单就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来看,一方面由北京向天津、河北转移的项目质量确实相对比较高,这自然会引起垂涎已久的园区争抢。这也亟待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告别过去“家长意志”下的“拉郎配”,切忌“盖好房子再请客”,政府应依据地方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发展优势,科学确立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到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品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