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傅成玉的环保人生

来源:中国企业报  

1982年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99年9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作业官;2000年10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2000年12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2002年8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3年10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兼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2007年10
在2014年“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
2011年11月28日,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成立

(上接G01版)

傅成玉也获得联合国环境署2012年度“绿色与发展优秀践行者”的荣誉,表彰他“作为中国企业家的标杆人物,折射出整个中国企业界对发展模式的最新思考。”

2015年,中国国企改革如火如荼推进。不过,傅成玉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傅成玉从中国石化董事长位置卸任。卸任后,傅成玉将更多的精力转向了环保。最近,傅成玉密集地在公开场合提出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论述,包括参加“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时的演讲,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傅成玉的行动主线始终围绕着环保主题在展开。

不知这时傅成玉是否还能回想起,2012年11月12日在英国伦敦荣获年度“全球石油业年度领袖人物”大奖时他沉重而坚定的演讲:“无论是今天的荣誉还是今后的职业生涯,我都将致力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需求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之间取得平衡,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把环保经济学做到精深

早在中海油的远期规划中,绿色能源就是傅成玉颇为看重的一块,是未来的爆发点,而石油只是核心产业之一。液化天然气(简称LNG)是公认的“绿色能源”。中海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涉足LNG领域,牵头规划东南沿海地区的项目,还有海上风能等新能源、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这些都作为了主要发展方向。

后来,在很多企业还对企业CO2排放摸不着头脑时,中国石化已经可以清楚地知道其各个板块的CO2排放值;当各地还在探索如何推进碳排放交易时,中国石化已经开始用此实现了创收。傅成玉坦言,“这不仅仅是承担社会责任,还是企业关于未来的重大成本观念的转变。企业的排放,政府将来要收费,现在污染物已经开始收费。”

2011年,来到中国石化半年后,傅成玉就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标,并在原有的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差异化战略和绿色低碳战略,强调充分发挥独特竞争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

2012年,傅成玉的中石化“绿色战略”开始布局:将大力发展天然气等低碳能源业务,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具体包括:将实现到2020年天然气产量翻一番以上;加快建设液化天然气储运设施,提升液化天然气供给能力;完善钻井和压裂技术,力争早日实现非常规油气资源工业化生产;努力突破纤维素制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技术,进一步提升生物质能源供给能力;开展国际和国内合作,推进地热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推广与应用,形成包括技术开发、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低碳能源业务产业链,并将于2020 年形成规模化产业。

中国石化的CO2指标交易已经很具规模。“目前,已经在17个省市做实验,给17个省市指标,因为中国石化下手早,并且管理得好,一部分CO2指标用不了,我们一年可以卖几千万元。”傅成玉如是说。

“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成本问题。我为什么把这个叫做竞争力呢?”傅成玉解释道,“其实,降低成本可以提高收益,甚至效益倍增,中国石化一年光燃料费就得1000多亿元,我们如果能节省20%那将是很可观的,既减少了排放又节约了能源,创造效益。”

2012年11月29日,中国石化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白皮书》(2012年版),这是中国石化首次发布环境保护白皮书,也是中国企业发布的首个环境保护白皮书。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推进实施“碧水蓝天”环保行动和能效倍增计划,同时整合系统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人才等资源,成立了节能环保专业公司,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建设了2—3家绿色低碳示范企业,3家炼油生产企业的主要环保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套乙烯生产企业的主要环保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低碳能源方面,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规模化产业,成为主营业务的有益补充。

按照2013年7月30日宣布的“碧水蓝天”环保行动,中国石化原计划3年投入228.7亿元,实施803个环保综合整治项目。这是中国石化史上规模最大的环保治理行动,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环保专项治理行动。截至2014年底,已落实投资项目数、下达投资总额已分别达到项目总数、投资总额的71.7%和52.9%。同时,根据国家地方环保要求及企业实际,新增环保治理项目168个,新增投资94.1亿元。

2014年6月,中石化启动了“能效倍增”专项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能效提高100%。

毋庸置疑,逐利是企业的本性。但是,效益不是企业唯一的指标,在傅成玉看来,我们所有的效益都应建立在安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上。“安全出大事,几年的效益都将搭进去,伤害环境,企业将花费更多的钱进行治理改善。”

傅成玉认为,企业、政府完全不用担心企业因治理污染而面临倒闭。“企业不是养出来的,不是保护出来的,疼孩子不行,要让他到大海里去,要把他逼出来。所以,我们要在企业中带头,我就不信我们发展不好。虽然我们在安全环保上投入了很多,但是能够清楚地知道哪一板块成本是降低了,这本身就是效益,不是成本。虽然投入有所增加,但实现了节能减排。”

傅成玉自信地说:“将来可替代能源发展快的,一定是中国”。

做人民满意的企业

傅成玉到任中国石化当年就推出了“绿色低碳战略”。他认为,环保理念正深入人心,但是目前而言,“中央企业还没有给人民交一个完满的答卷。”

但傅成玉做到了“三不承诺”,有媒体称作“三个凡是”:凡是环境保护需要花的钱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效益一分不要。对于这一郑重承诺,傅成玉表示,中石化诚挚地欢迎政府、媒体、社会公众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共同推动企业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同时无法回避的则是2013年的青岛管道泄漏爆炸。傅成玉代表中石化的主动作为和真诚道歉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事后权威舆情的统计数据表明,傅成玉和中石化对事件相对开放透明的态度和善后处理获得的正面评价已经超过了事件开始发酵时的负面声音,傅成玉“对媒体最为友好的国企高管之一”的评价进一步得到增强。

傅成玉认为,企业首先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上,在对安全、环境、人民的生命财产方面要有保障。他回顾了此前发生的环保事故,“所以我们出了事故后,全集团做深刻反省,我们也很痛心。关键是要为将来着想,加大投入,严格管理。我觉得我们国有企业都应该在这方面努力,让人民放心。”

如何定义满意度?傅成玉解释说,人民满意因具体企业而定。比如,中石化的历史是解决人民吃穿住行的一个公司。所以,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企业,“人民满意就是说过去解决了吃穿用,现在要解决吃穿用的性价比要好,还不污染环境。再比如说化工产品,将来还得追踪碳足迹,这个化工产品带来了多少碳,用到哪里去了,这些都将体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所以说,实现人民满意,其内容将越来越细化。”

在傅成玉看来,经营企业与经营人生是一样的,做人在任何时候欺骗了任何人,伤害了别人,是一定要还的,因此要从内心诚信。“特别是国有企业,不能占老百姓便宜。反过来,要做的更多。”

在这里就不能不说到一段佳话:傅成玉在南京把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一饮而尽。那是在扬子石化,是中国石化的二级公司,它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养鱼、养植物、饮用的标准。傅成玉喝水的事登在《南京日报》上,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市委书记、市长说:我们很震撼。傅成玉说:我喝处理水不是因为勇气,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含量真达到那儿了。

傅成玉告诉记者,当“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壤十条”等出来后,企业将越来越认真了。事实上,企业如果经常给社会造成伤害,那么这个企业绝对活不长。不管这家企业提供了多少就业,谁也阻挡不了其衰败,只有企业早认识早主动,才会早得益。

在国家战略部署下,作为企业领导者,“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干,我们要推动,推动我们的节能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责任。”傅成玉认为,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是每个企业的责任。

“虽然我现在不领导企业了,但是我在企业干过,这个责任没有放松,我是公民,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能力范围内还得全力推动。”傅成玉打趣道,“污染,先别说我们自己,就说咱们后代咋办呢?我跟外国人说,你们不用担心,我们比你们更担心。我们会行动走在前边,我们怎么会让自己的子孙受害。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付出,要全民行动。”

傅成玉对于“绿色发展”的见解,也因其坦白、犀利,直面问题与困境而引发强烈关注。

傅成玉释放出的“绿色信号”,从来不是应景式表态,而是源于现实需要与理性思考后的自觉呼应。

作为庞大能源企业的掌舵者,傅成玉从不讳言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除了在公开场合常常就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环境的恶劣影响、固体废弃物引发的土地污染、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引发的水体污染等问题发表学术性忧虑之外,他还常常对身边的人发出对环境破坏的感叹:幼时家境贫寒,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他常常吃冰充饥解渴。那时的冰雪是纯净无色的,而如今却被污染得无法进食。

傅成玉告诉记者,他要在其力所能及的领域推动环保,“我现在还是政协常委,并且最近在准备一些材料,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得好的一些企业我还打算去专门调研推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