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全球化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继续发酵集团总部遭突击搜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闫洁刘学

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继续发酵集团总部遭突击搜查

随着针对大众集团“排放门”事件的调查不断深入,德国警方和检察官8日突击搜查了这一汽车制造商位于沃尔夫斯堡的总部及其他办公地点。“3名检察官在下萨克森州犯罪调查办公室人员的帮助下,在大众沃尔夫斯堡总部及其他办公地点开展了与(尾气)排放丑闻相关的突击搜查。”德国下萨克森州检察官在一份声明中说,警方和检察人员带走了一些可能与“排放门”事件有关联的文件和数据存储设备,以期查明涉事的大众工作人员身份。高层辞职并道歉

上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指认大众在销售的部分柴油车上安装专门应付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标准过关。该系统在日常使用时不会启动,从而导致汽车日常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最高可至法定标准的40倍,违反了美国《清洁空气法》,大众公司因此在美国面临最高达180亿美元的罚款。卷入“排放门”的大众柴油车数量预计为1100万辆,涉及大众、奥迪、斯柯达、西雅特四个品牌,其中美国市场约48.2万辆。

这一事件连日来在全球各地引发反应,迫使大众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丁·温特科恩引咎辞职。除德国外,一些国家也在了解大众汽车是否在当地违规。

德国大众集团美国公司主管迈克尔·霍恩8日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听证,就“排放门”事件“郑重道歉”并承认他早在去年春天就被告知大众柴油车可能存在排放违规。

霍恩说,大众汽车集团将对此非法行为“负全部责任”,已开始在集团内部开展全球范围的调查,以确定事件原因和相关责任人,同时正积极配合政府相关机构的调查工作。

霍恩表示,大众汽车集团的近期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补救措施,公司正在制定采取相关措施的时间表,但现在谈论何时启动补救措施还“为时尚早”。整改初步措施

“总部遭突击搜查”消息得到大众方面证实。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表示将配合检方调查,揪出丑闻的幕后主使。按检方发言人朱莉娅·迈尔的说法,除大众的办公场所外,一些私人寓所也遭到搜查。

而就事件本身,大众方面也有不同的说法,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米勒7日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为集团高层辩护,称这些高级管理人员不可能蓄意欺瞒“排放门”事件。他说,汽车发动机的研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管并不会直接参与其中。

而在美国,事件则远未平息。美国环保局交通和空气质量办公室主任克里斯托弗·格伦德勒说,美国环保局正与加利福尼亚州空气治理委员会、美国司法部密切合作,对事件展开进一步调查。

美国环境保护署则透露,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将于下周向美国相关管理机构提交尾气检测作弊软件的初步整改方案,涉及车辆为2012年至2014年安装这一软件的帕萨特轿车。

美国环境保护署在一份电子邮件中告诉路透社记者,大众集团将向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加利福尼亚州空气治理委员会提交作弊软件“补丁”,以“修正”他们用在柴油车上的尾气检测作弊软件。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说法,这一“补丁”必须先经过相关管理机构的批准,才能得以应用。产业生态难题

大众造假,成为十多天来最热点也是最令人费解的事件。

专家分析其原因有二:相关技术不够成熟和考虑成本、用户体验等因素。这很好理解,汽车的核心是发动机,喜欢看F1赛车的读者都非常清楚发动机技术对于整车性能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在于发动机本身的设计、选材及制造水平,却忽视了工程热物理技术(俗称燃烧技术)对于发动机技术的影响。而在全球环境问题影响和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减排协议的制约下,使得全球各国都在努力对其国内污染排放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重制造技术轻燃烧技术的车企劣势就被放大。

据记者向有关技术专家了解,车企从研发像样的减排技术应用到发动机量产,需要耗费巨资和非常长的时间成本。在如今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时期,耗费巨资和长时间技术攻关甚至改造整条生产线只是为了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于车企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就像国外专家所言,无论在成本上还是在技术上,研发一款作弊设备绝对比研发一款发动机容易得多。而且在最新报道中,德国交通俱乐部的发言人表示:“可以确定,不只大众,也不只在美国市场,其他集团也有对尾气排放的操控行为。”博世公司也承认,大众用来“作弊”的电子控制模块是博世提供的,并表示:“我们确实向一些汽车生产商提供了尾气后处理组件,但总成应由汽车生产商自己负责。”

有鉴于此,汽车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丑闻将不仅会对大众公司造成重创,其产生的蝴蝶效应将最终带给全球汽车产业难以估量的巨额经济损失。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