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京企外迁长镜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京企外迁长镜头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群式布局:园区承载京企保定以“共建”模式做足京津冀“飞地经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郝帅

集群式布局:园区承载京企保定以“共建”模式做足京津冀“飞地经济”

不久前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大量产业将迁出北京,毫无疑问,这为京畿重镇保定市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

“我们在全市整合规划了34个产业园区,搭建起产业承接平台。”保定市市长马誉峰表示,保定把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承载能力成关键

“在承接京津迁出产业上,保定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保定地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和汽车产业集群,都已经具备一定优势。”

“保定在和京津项目对接方面能取得突出的成绩,与我们不断创新园区建设模式有直接关系。”河北省人大代表、保定对接京津协调联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岳文民说,在和不同的合作对象接触中,针对各自的特点,制定最优化、可行的模式,这种方法受到了京津政府部门、企业的认可。

岳文民表示,保定市和中关村合作共建的“中关村·保定创新中心”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据介绍,保定市将已建成的占地45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双子座”大楼无偿提供给中关村使用,后期收益由双方进行分配。而中关村将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产业,逐步把“中关村·保定创新中心”打造成为中关村“飞地经济”示范园和引领保定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的科技中心。

此外,保定市与丰台区进行的“一区多园”合作,同样备受关注。目前已初步确定易县、满城县等五地为双方共建园区的试点县。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保定市与京津合作项目共183个,总投资3923.4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8项,总投资1101.52亿元;签约待建项目54项,总投资1506.45亿元;洽谈项目71项,总投资1315.45亿元。

“来到保定,一切搞定。”这是保定市市长马誉峰在7月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央企进河北”活动上讲的一句话。

马誉峰介绍,目前保定市央企项目涵盖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军工、食品、通讯等16个领域,经多年发展,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输变电、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型建筑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以及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及新材料两个新兴产业。

马誉峰介绍,未来保定市将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宝贵机遇,将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重大支撑,围绕建设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打造白洋淀生态科技城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建设以大王店产业园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高碑店节能门窗等新型建材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承接平台。做大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平台、食品及农副产品流通产业承接平台、纺织服装及轻工业产品产业承接平台、装备制造及生物医药产业承接平台。

就在上述活动现场,保定市政府与中国恒天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广核集团等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马福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定正在积极建设产业转移基地。

在未来发展中,保定将主要依托34个园区,积极承接京津地区的汽车、新能源、健康养老等产业转移,重点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新机场临空产业基地和社会公共服务基地。有的放矢竞争“在承接来自北京的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方面,面对着一系列的对手,保定应该有更加清晰的定位,要突出自己的绝对优势,抓大放小,而不能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与其遍地撒网,不如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特色专心做好一个方面的工作。”分析人士说。

据报道,北京将加快推进北京现代四工厂、奔驰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的落地建设;协调推动金隅、星海钢琴等一批企业在京津冀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北京万生药业、精雕科技等数十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型建材、新能源等领域的“明星”企业,计划在今年启动或完成京津冀产业协同对接。

为更好地与京津对接,保定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深化空间、能源、水资源、生态容量、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承载力研究,形成了《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报告》。开展了《保定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思路框架》、《保定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规划思路框架》、《关于保定市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研究,明确了保定市在京津冀区域的战略定位。

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表示,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河北各个城市要注意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方向实现差异化发展。对于不同城市、不同园区和不同区县,要努力做到差异化定位,按照自身的产业集群方向来招商引资,梳理产业集群产业链上的空白环节和瓶颈环节,哪些环节没有企业配套就重点引进、哪些环节比较弱就重点引进。按照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企业,弥补产业链的不完整,可以增加河北产业集群化效应。

分析人士指出,保定虽然经济总量不大,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却拥有着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例如保定的工业产业基础明显强于河北省范围内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电力设备制造和汽车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保定的产业基础全国领先。在未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保定首先应立足于制造业基地的定位谋发展,加强此类园区建设,承接京津地区转移过来的制造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