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潮涌中关村诺奖得主现嘲下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石岩
“创客”潮涌中关村诺奖得主现嘲下单”
当下,中关村“创客经济”形态正对区域经济布局产生影响。
上半年,中关村创业企业快速成长,带动围绕“创客”需求的服务业同步发力,迸发出新动能。而在中关村创新创业热潮驱动下,北京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1.1%,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
“创新创业”成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的增长点,“创客经济”带来的创新与聚集正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诺奖得主的旋风
秋高气爽的时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刚刚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那天凌晨2点到京,休息不到4个小时去清华科技园探访3D打印公司、参观中关村创业大街、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做学术探讨,次日凌晨1点踏上飞往欧洲的航班离京……让他慢不下来的,是北京这片逐渐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瞩目焦点的热土和时刻涌动的创新创业机会。
让人“意外”的是,这位泰斗级大师对中关村创业大街充满了好奇。“这里服务过的初创企业,三年后仍然健康发展的有多少?”“你们的投资服务,更偏向天使阶段,还是稍微后期一些?”斯穆特走到哪里就问到哪里。
不仅是好奇,斯穆特也掏出“干货”:一家创立仅仅一年的中关村3D科技企业拿到了斯穆特的2000万元的天使投资。不仅如此,他还承诺将亲自担任公司首席技术指导、公司和产品可使用本人的肖像权、每年至少2次来华配合活动……
3D打印相关企业千万家,为何斯穆特唯独与这家“对上眼”?在手机屏幕上左捏右调一会儿,一个抽象的立体模型在手机3D设计软件里成型了。通过蓝牙相连,3D打印机开始启动。半个小时后,刚刚在手机上设计的3D模型就在这台3D打印机上打印完毕。将脑海中的设计创意随时记录在手机上,再用手机控制3D打印机将其变成实物。如魔术般的场景,在这家企业变成现实。
敲定了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首笔投资,斯穆特还计划在北京创业。通过与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交流,他将有可能探索与中关村共同成立基金,发掘更多的优秀科技公司。
打造有温度的“家”
今年5月份,北京首个创业社区在中关村开业,工作、娱乐、生活一站式解决的独特模式成为全国首创。8月份,继“中关村创业大街”后,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区将打造占地约600亩、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创业为主的“硬创业”聚集区,以市场化手段支撑创新创业。
据了解,“中关村领创空间”将中关村的技术、人才、资本、市场、平台等要素与区域优势相结合,为创新创业搭建线上虚拟服务平台和线下实体服务空间。该项目负责人倪敦曾表示,“中关村领创空间”利用“互联网+”将创新和创业结合在一起,线下和线上结合在一起,投资孵化和产业服务结合在一起,打造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目前,该平台已涵盖20000家中关村企业、100余所高校、206家科研院所、120家创业服务机构、50家海外分支机构、20000名海归创业人才、1000余家科技金融机构和100名知名创业导师。
“中关村领创空间”这一新型业态,将逐步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区十六园”扩展,并通过“全国百城优选计划”,选址100个城市建设“中关村领创空间”,为全国创新创业者提供服务。
想一想,数百个创业者住在一栋楼里,卧室独立、客厅共享———休闲时出了卧室就是大客厅,工作时则是免费公共办公区。在“中关村领创空间”里,创业、生活、社区化全搞定,一个有温度的“家”在此被打造。
“创客经济”正热
市场化创业融资服务每小时可创造价值206万元,创业大街日均孵化1.6家创业公司,平均每家创业公司获得融资500万元,中关村人均创造利润增长8.8%……
上半年,“创新创业”潮涌翻滚。1到6月,中关村新增科技型企业12652家,创下新高。仅在为科技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天使汇”平台上,发布创业项目数达18868个,同比增长237%。创新创业,正在催热“创客经济”。
“天使投资+合伙人制+股权众筹”正成为中国新一波创业热潮的主流模式。
据悉,涵盖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中国青年天使会、联想之星、亚杰商会、创新工场等国内领先的天使投资机构,包括多名天使投资人的公益组织“天使成长营”在中关村快速壮大。
如今,这些导师正开始着手搭建与国际接轨、“五位一体”的孵化空间,支撑“创客”做强。
中关村“创客经济”形态,正对区域经济布局产生影响。围绕着软件服务业、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知识产权及标准化服务等,形成了创新创业的“一城三街”格局。
不仅如此,创业服务业也在发挥“聚集效应”。中关村科技金融街区聚集了396家金融机构,深交所中关村上市基地、蚂蚁云金融、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心、融360、拉卡拉等一批科技金融企业在此落户。
按照计划,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从这个角度看,今日中关村的创业新模式和“一城三街”的探索,将为全国创业热潮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