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中国园区
 

2015年9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家口探索资源型城市深度转型

引智京津,站上“大数据+新能源”风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郝帅

引智京津,站上“大数据+新能源”风口张家口探索资源型城市深度转型

随着《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设立,张家口又获得一项国家级政策支持。

相关业内人士日前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冬奥会的举办、京津冀一体化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和在这些进程中产生的新力量再加上各种政策扶持,各方优势都交织在张家口。作为各项红利叠加之地,张家口一定会迎来发展热潮,而作为这些红利落地最为合适的园区,更是前景广阔。

新机遇将改变边缘化

从历史上来看,张承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和区位等因素,一直是在河北省发展中被边缘化的地区,在河北省各个地级市的经济排名中处于底层。但是现在,这种局面将很快被改观。

“冬奥会加上京津冀一体化再加上‘一带一路’建设,这样的多种历史机遇叠加甚至是很多一、二线城市都不敢想的,而现在这样的机遇就已经出现在张家口地区。”9月16日,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冬奥会、京津冀一体化还是‘一带一路’都需要政策支持,而这些国家战略在落地时相关政策也就自然而然地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在这些进程中,会涌现出多种新力量。”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申办国际赛事对地方的影响,一方面是场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投资增长,另一方面是提升主办城市的影响力,吸引国际国内关注,会有更多的企业来投资考察。

河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杨连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对此表示,申奥之后张家口的旅游产业增长很快,旅游人数也大大增加,这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而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招商引资也会增加。

相关专家表示,在这些历史机遇与战略优势叠加之下,张家口的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也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如果能抓住这些机会,人们提起张家口也许不会常将其与环北京贫困带相联系,冀北地区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历史也将终结。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事实上,在张家口还未最终确定为冬奥会举办城市之前,冬奥会对当地经济的直接影响力已经显现。在5月19日由河北省政府特别安排的张家口冰雪产业推介会上,共有32个内外资合作项目签约,其中内资项目总投资378.2亿元,外资项目4.47亿美元。

作为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张家口历史上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对欧贸易的重要陆路商埠。那里曾经中外商贾云集,账局票号扎堆,关税曾占清朝政府税收的1/3。而今“一带一路”建设中,自然也少不了张家口。在今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有这样一句表述:“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框架下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将为“一带一路”开辟出新的通道。张家口背靠内蒙古草原面朝京津,也是这条经济走廊上的一个节点。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将把京津冀、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相连接,为这一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而中蒙俄经济走廊正是要打通从华北、东北连接蒙古国和俄罗斯最终抵达欧洲的通道,张家口也将成为其中一个节点,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它也成为新的力量。

园区经济成为新引擎

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在园区做强。张家口已初步形成由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等为主导的园区产业体系。园区经济已成为张家口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张家口地区产业园已超过20家,共入驻企业近900家,其中投产企业超过700家。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园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2014年完成总产值460亿元、税金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53亿元、利税329亿元。

为改变园区基础设施只靠财政投入的单一形式,张家口市确定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当年非财政直接投资不低于50%的目标,并列入对县区重点工作的专项考核,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建设、企业化经营、组建国有独资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BOT等形式开发建设、发行债券等多元投资格局。怀安县与中铁十局第十工程公司以BT形式建设中瑞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园,宣化县成功发行企业债券6亿元,有效解决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下转第十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