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园区孵化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园区孵化器
 

2015年9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孵化器如何打破围墙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郭建楠

传统孵化器如何打破围墙

2015年新年第一访,李克强总理来到深圳,造访了柴火创客空间;紧接着在1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支持众创空间的政策;5月份总理又来到众创空间扎堆的中关村创业大街调研。在中央高层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此前在国内属于小众产物的众创空间被迅速推至聚光灯下,大有创客空间浪潮来袭之势。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传统孵化器既不要盲目赶潮流,也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必须重新思考定义自身的角色。一大波众创空间来袭

除了3W咖啡、车库咖啡、苏河汇这些众创空间急先锋,国内互联网企业和地产商也纷纷打造自己的众创空间,互联网巨头腾讯打造孵化器3.0版本,将触手延伸至线下;SOHO中国全力打造众创空间———SOHO3Q。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众创空间发展,像北京市拥有众创空间超过50家,其中25家被授牌“北京市众创空间”;上海市众创空间不断扩容,截至目前已有60多家,每月举办创业活动数十场,累计上万名创业者参与;天津市在建和已建众创空间数量也超过了30个,目标到2016年众创空间超过100个;此外,深圳、杭州、南京、武汉、苏州、成都等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也都逐渐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如杭州的洋葱胶囊、南京创客空间等。

在“互联网+”时代,创业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众创空间应运而生。众创空间可以为个人创新创业成长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实现创业主体由“小众”到“大众”的转变。

与传统孵化器相比,众创空间具备如下优势:第一,创业门槛进一步降低。众创空间推动创新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突破了以往传统孵化器集中在各类园区、面向精英的局限,为一切拥有新奇创意的个人、创业团队提供近乎“零门槛”的创业服务,创意展示与交流更加开放便利;第二,创业服务较为全面。相较于传统孵化器,众创空间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平台、推动开放式创新、促进创业服务的市场化,为创业主体提供较全面的服务,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流动和链接,并激发各类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融合创新;第三,创业服务高度市场化。众创空间突破了传统孵化器政府出资、运作机制相对僵化的局面,将创业服务推向市场。倒逼传统孵化器转型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传统孵化器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特色,探索出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挖掘、培养了一批创业精英人才,提高了创业成功率,这是传统孵化器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规模视角来看,传统孵化器在创新创业方面仍有很好的基础,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仅就北京市而言,各类孵化机构超过150家,国家级孵化机构50家,入驻企业超过9000家。而众创空间目前还处于发育期,数量和规模都较小,同时其发展需具备一定条件,如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成熟、创新资源相对密集,互联网力量相对雄厚,这些特点决定了众创空间不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复制扎根,而需要慢慢积累发展。

从创新视角来看,众创空间的确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年轻人的创业热情,但作为传统孵化器孵化主体的中小企业仍是国家创新的主体,其在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绩显著。两板斧击穿体制内“围墙”

在众创空间热浪来袭之时,体制内的传统孵化器如何打破“围墙”,厘清观念,走出自己的孵化之路,成为挑战。

做创业者的服务供应商。经过多年发展,传统孵化器不仅限于科技成果转化,更是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向创业孵化的终极目标靠近。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围绕创业团队的投资机构和孵化载体成为创业生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传统孵化器未来也要逐步端正角色,向创业者的服务供应商方向演进,不仅局限于提供物理空间、财税申报、技术扶植等基础性服务,还要帮助创业团队更好地与市场融合发展壮大,通过佣金、股权等收益维持发展,围绕创新创业构建了全周期服务,促进创业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联动。

构建创新孵化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一方面向前延伸,设立创业苗圃,为“种子期”创意团队提供预孵化服务,其本质与众创空间一致,都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一个不断试错的场所;另一方面向后端延伸,设立加速器,为发展较好的创业企业提供股权投资等加速服务。传统孵化器应该打开思维,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合作与共享、切实缓解创业者资金压力,通过线上孵化平台和线下孵化器相融合,打造出顺应时代要求的创业生态环境和盈利模式,逐步完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基金”的创新创业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的构建,以其全新的承载力应对“全民创业”的热潮。

(作者单位:北大科技园产业研究院,来源:搜狐焦点产业新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