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园区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园区热点
 

2015年9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津冀
协同发展路线图明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宗和

京津冀协同发展路线图明晰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终于揭开了面纱。8月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抓紧出台实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增量、疏存量等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持续推进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抓紧推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制定有效投资滚动计划。核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其中,北京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该负责人介绍,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对象,包括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

而京津冀的空间布局主要是“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

“一核”即指北京,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双城”是指北京、天津,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每个功能区都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发展重点。“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落实:三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该负责人表示,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是三大重点领域。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重点是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津冀港口群,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重点是联防联控环境污染,建立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谋划建设一批环首都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在推动产业升级转移方面,加强三省市产业发展规划衔接,制定京津冀产业指导目录,加快津冀承接平台建设,加强京津冀产业协作等。

该负责人表示,还要做好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衔接工作。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在推进举措上,要强化协同创新支撑。加快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试点:打造“4+N”产业格局

该负责人表示,开展试点示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是着力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其中,开展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改革试点,推进北京与河北共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成为推动试点示范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率先试点。在交通领域,积极推进京津冀重点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汽车电子标识、货物多式联运和公路甩挂运输等试点工作;在生态环保领域,开展环首都国家公园试点,探索开展跨区域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工作;在产业领域,鼓励京津冀国家级开发区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鼓励和推动中关村在天津和河北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是统筹推动其他领域改革试点。“选择部分市县先行开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同城化试点;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等。同时,通过在土地、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区域整体协同发展,让老百姓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进展新变化”。

有业内人士指出,京津冀三地打造“4+N”产业格局,即是4个重点对接区域(曹妃甸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若干个合作共享平台(开发区、高新区),其中选择了若干个较为突出、规模较大的开发区或者高新区作为先行先试平台,将其发展成重点产业的集中承载地(保定:专业性批发市场;曹妃甸:制造业基地),从而起到带动示范的作用。先行先试的平台还有很多,比如天津自贸区、京滨科技园、渤海新区、正定新区等。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