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伯迪拜有中国城、龙城,这就是一种园区的雏形。中国的产品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阿拉伯国家,因为龙城聚集了全世界的消费者,就等于是中国的产品通过阿拉伯聚集了全球的消费能力,可以辐射全世界。
文化认同,经济互补
中阿合作具有天然优势——专访全球化发展工程总干事王者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实习记者冀昱樵
文化认同,经济互补中阿合作具有天然优势——专访全球化发展工程总干事王者林
王者林
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将给双方带来哪些新的机遇?未来的合作中,中国有哪些优势?这些优势如何发力?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全球化发展工程总干事王者林博士。
《中国企业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的突出优势在哪里?
王者林:在整个“一带一路”的经济链条上,中国通过数年改革开放积累了最优的运营模式,阿拉伯国家有极强的资本实力,欧洲国家具有很强的科技能力,其他沿线国家,像西亚地区,则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这几个点连成线构成了“一带一路”。事实上,每个区域都需要寻找自己的角色和支撑点。
《中国企业报》:您如何看待阿拉伯各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中阿合作有哪些优势?
王者林:阿拉伯国家不仅有资本优势,也有自己独特的市场,阿拉伯地区也是相对高端的消费市场,也包括资源,阿拉伯地区不仅有石油、天然气,逐渐会有其他诸多类资源的显现。这样看来,阿拉伯国家的第一优势是资本实力,第二优势是高品质的消费市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中国不像西方与阿拉伯国家有那么深的矛盾,反而外交关系一直是比较健康的,特别是在文化上有很多的共同点,在《古兰经》里有一句话:“寻找真理,远在中国。”这就说明中国的东方文化也就是亚细亚文化和穆斯林文化是有渊源的,在穆斯林文化最高的理念里至少对中国的文化是认同的。中国与阿拉伯相互的文化交流是有渊源的,这是双方能够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再一个是经济上的互补关系,中国作为一个能源的消费大国,这样的合作是具有天然优势的。
《中国企业报》:未来中阿在扩展合作方面,除了传统经贸领域外,还有哪些好的合作方式?
王者林:从园区建设来说,中国已经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在阿拉伯迪拜有中国城、龙城,这就是一种园区的雏形。这种雏形就是中国的产品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阿拉伯国家,而进入阿拉伯国家以后这个产品并不是说完全消费在阿拉伯,因为这个龙城聚集了全世界的消费者,就等于是中国的产品不仅仅是在阿拉伯消费,而是通过阿拉伯聚集了全球的消费能力,可以辐射全世界,是可以互动的,这种园区模式等于是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了一个全球支点。从这方面说中国人应该是先于欧洲走进了阿拉伯世界。随着中国创新能力的提高,慢慢地我们的高端消费品也会在阿拉伯地区形成一个消费平台,这个平台是针对全世界的。
《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在阿盟国家乃至整个穆斯林国家设立园区有何优势和问题?
王者林:从文化认同感方面来看,中国比欧洲有优势。过去中国的优势是成本低,能够带来比较大的商品物流;未来的优势是我们的模式。我们在城市建设规划和园区模式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这方面我们会超越欧洲。在宏观模式上我们有优势,在微观的城市管理上我们还需要向欧洲学习。所以未来我们在阿拉伯地区建立的这些园区基本设计上我们是优于欧洲的,从顶层设计到规划设计再到运营都是占据优势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法律体系和阿拉伯还需要有一个深度的沟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法制上,像当地的劳务政策、税收政策、宗教习惯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