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金融投资
 

2015年9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企业“被贷款”
小企业贷款难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大企业“被贷款”小企业贷款难

(上接第二版)小微企业依然“钱紧”

不过,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型特别是小微企业,多数都无缘享受“双降”带来的利好。

“为什么央行释放了那么多的流动性,小微企业却没有感受到呢?”中山市亚弘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齐斌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发出了上述疑问。

“我们的新产品在前期研发后,现在即将投入生产,但是现有资金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我们只得找到银行,原本以为在国家政策的利好之下,银行的态度会有所改变。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反差,银行说新产品不错,但我们并不满足银行贷款的硬性要求,不能向我们发放贷款。”齐斌告诉记者。

和齐斌有同样遭遇的还有河北南皮县桂和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永民。他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促进一笔订单的签约,他的公司要先期投资近百万元购买配套新订单所需的模具。但他与当地多家商业银行进行沟通后却发现,没有一家银行愿意给予贷款。银行方面给出的答复是,尽管郝永民公司从目前看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对公司信用状况并不十分掌握,公司未来前景发展不明朗,而且经银行实际调查,由于当前经济下行及五金制造产业持续萧条,在无法判断其未来还款来源时,银行拒绝了郝永民的申请。

深圳市兴吉胜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国栋对此亦深有同感。贺国栋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确实没有感受到流动性的宽松,因为几次和银行打交道,都还是老样子,我们有时把政策搬出来,人家就是笑笑也不说其他,反正就是不能放贷给我们。说到底,虽然银行获得了大量流动性资金,但其给企业放贷的硬性标准并没有变,所以政策的利好并没有传递到终端的实体经济。”

银行所谓的硬性要求,其实就是企业的征信、负债、资产以及规模情况等。尽管一些小微企业在征信、负债等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但资产和规模情况却无法达到银行的要求。

内蒙古远东汇达能源有限公司谢经理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国企央企“被贷款”,民营企业难贷款。很多大企业即使没有贷款需求银行也会为了完成贷款任务和它们保持好关系,但我们这样的中型民营企业都需要企业实体抵押物。我们在注册后因缺乏流动资金又不能及时从银行获贷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利润良好的项目。

齐斌认为,问题的关键已经不是流动性资金的问题,而是银行的态度问题。“银行问小微企业的问题,其实转化过来就类似于丈母娘问女婿‘你有房子吗?你有车子吗?’如果没有,就不嫁女儿。小微企业怎么可能在资产、规模等方面一步到位?银行的态度不改变,即使释放再多的流动性也没有用。”银行不放贷源于“怕担责任”

《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银行不轻易贷款,理由是“怕担责任”。

据了解,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商业银行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普遍把防控风险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其中,小微企业因为规模小、抵押物少,更成为风险防控的重点对象。

“‘双降’以来,我们部门审批的大多还是大型企业的项目,十亿的大项目都批了几个;但是小微企业的话,项目如果不够好,还是不敢批贷”。一家国有大行信贷审批部工作人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贷款若是出了问题,我们都是要承担责任的,更别提业绩考核。

而一家纺织机械小微企业主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银行都在强调风险,虽然我们目前订单充足,业绩不错,但银行仍然以防控风险为由拒绝了贷款要求。

而在杨朔看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银行给予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恰恰相反,相较于中小企业从社会中融资,银行的利率始终是相对较低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发生更多的在于现有金融体系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欠缺等综合因素所致。“双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某国有银行内部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坦言,“虽然银行获得了大量流动性资金,但目前实体经济多处于困境,银行对其放贷风险比较大,出于对实体经济随意放贷可能形成大量呆账坏账,并容易造成银行本身业绩影响的考虑,银行实际上并没有放宽放贷标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