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9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国内节能环保市场“大施拳脚”的同时,央企也将触角伸向海外,积极部署海外市场,中国节能向全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和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中国节能:烧出来的经济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国明马国香

中国节能:烧出来的经济学

中国节能合肥公司厂区

在光伏行业波澜起伏,产业整合日趋激烈,业内知名企业破产重组、众多小企业倒闭的大环境下,5年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简称中国节能)“逆势而上,顺势而为”,快速布局,从传统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建设,突破一个又一个困境和挫折,始终保持着国内综合竞争能力最强、最大的太阳能利用投资运营商地位。

作为中央企业中唯一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产业集团,中国节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构建起以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为主业板块,成为我国节能环保领域实力强规模大的产业集团。同时,也在不断扩大海外市场。

变废为宝

烧出来的经济学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许多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

安徽省合肥市每天三分之一的生活垃圾被拉到郊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记者很难想到这里竟是一处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发电厂内部,闻不到垃圾的异味,看不到燃烧垃圾产生的黑烟。

“这是因为这里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机械炉排炉焚烧技术和烟气净化处理技术。”中节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兰解开了记者的疑惑。

这里是合肥市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年不仅可以处理生活垃圾66万吨,还能实现并网发电近2亿度。

肖兰介绍说,为确保对于民众最为关心的二噁英有效控制,焚烧过程采用“3T+E”原则。项目自建成运营以来,二噁英的检测指标均优于欧盟2000标准。与此同时,烟气排放数据还实现了与当地环保局监控中心联网,烟气监测数据处于全天候双在线监管之中。渗滤液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炉渣进行综合利用,可作为建筑用材、制砖等;飞灰无害化处理后填埋。

截至目前,中国节能投资建设的固废综合处理项目近50个,北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南抵福建厦门,西至甘肃天水,东达山东烟台,遍布全国16个省份30余个城市。固废处理总能力约4.5万吨/日,占我国固废处理市场的10%,连续多次跻身“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是中国固废领域最具实力的引领者。

随着新环保法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的实施,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限值大幅提高,多项污染物排放限值达到“史上最严”。中国节能加快企业转型步伐,从专业投资型集团向技术型、服务型集团转变,不断强化企业的技术水平。

节能环保领域战略布局

初具规模

中国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3%,建筑节能迫在眉睫。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正是国际化趋势,有着建筑节能的作用。中国节能结合自身优势与中国的气候特点及人居特点,积极采用世界上已有的建筑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节能·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成果展示,央企“国家队”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战略布局已初具规模。

据介绍,中国节能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在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使科技馆的每平方米能耗只有普通建筑的1/4,节能率达到了76.4%。采用了建筑物自遮阳系统、被动式通风系统、环保外围护系统、智能化外遮阳、通风百叶系统、索乐图日光照明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发电系统、能源再生电梯系统、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系统、智能控制、分项计量系统等最先进的建筑节能系统,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营造出了恒温、恒湿、恒氧、健康、舒适的环境,促进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发展。

专家介绍,绿色建筑科技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绿色建筑技术的窗口和载体,同时也是中国节能对绿色建筑技术从研发、试验到应用、跟踪的重要平台。

目前中国节能已开发建设26个绿色建筑精品示范园区,总面积合计达545万平方米,区域覆盖杭州、上海、成都、深圳等地。

在国内节能环保市场“大施拳脚”的同时,央企也将触角伸向海外,积极部署海外市场。中国节能向全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和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已完成数百项各类大、中型工程,在欧洲、美洲、亚洲的东南亚、南亚、中东地区及非洲等地享有盛誉。

根据《2014年环保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环保行业总体规模仍旧偏小,集中度偏低,中小企业众多,专业化特色发展不突出且分布较分散,生产社会化协作尚未形成规模。当今,国有企业正面临改革巨变,企业的绿色发展道路也将赋予时代意义,特别是在“混合所有制”方面的探索,节能环保领域也可借鉴“央企+民企”的新型商业模式,将央企的品牌与技术优势和民企的活力相结合,在产业内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有效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