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5年9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伤口在股市
病根却在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伤口在股市病根却在实体经济

在A股市场经历了连续两个交易日超过8%的暴跌之后,8月25日晚间,中国央行发布了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市场普遍认为这是央行的救市动作。但是接下来的现实,却再一次让看多者失望:沪深两市在26日依然延续下跌态势,截至收盘,沪指较前一天下跌1.27%。

降准、降息真的像民间猜测的那样,是央行的救市政策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会失灵呢?

事实上,资金就是个“势利眼”,从来不会向缺钱的地方去,而是一定向赚钱的地方去。这是由利益决定的,也是由人性决定的。当然,慈善资金和财政资金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失去了赚钱效应的股市,必然会遭到资金的遗弃。如果不能炒股不能赚钱,就是有再多的资金也进不了股市,就像此前资金不肯进入实体经济一样。只有赚钱效应和天量资金一拍而合的时候,股市才会获得疯涨的动力。

其实,目前市场根本不缺钱,而是缺少赚钱的地方和机会。就在股市一路下跌的时候,8月19日,中融信托一款300万起的信托产品,上线8秒超售12亿。这种秒杀的节奏,让从事信托多年的理财顾问都目瞪口呆。即使是在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由于避险功能较强,货币基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行情。在今年6月底规模还仅有502亿元的华宝添益,截至8月18日,收盘规模已突破1600亿元。其中,连续24个交易日日均净申购额达46.3亿元。这些场景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中国经济实在是“不差钱”。

何止是“不差钱”,简直已经是钱多成“灾”。庞大的流动性就像是一个猛虎巨兽一样,冲到哪里都会造成可怕的景象。从根本上讲,此轮“股灾”就是由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因为如果没有前期被两融催发出来的天量货币推动,股市就不会狂涨,也不会有后来的暴跌。包括一向抱怨融资难的实体经济,其实也并不缺钱。大量传统企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实质上就是由过剩的资金所推动的。而那些有前景的新兴产业项目,则有大量天使、VC和PE们追在屁股后面给钱。那些所谓缺钱的,大多是一些不被市场看好的不靠谱的生意和高风险项目。

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没处可去的流动性,已经到国际市场上四处寻找赚钱或者是保值的机会。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份,美国房价平均同比上涨了5.6%,至23.4万美元,高于2006年6月泡沫破裂前的高峰。《华尔街见闻》称,从纽约到洛杉矶,中国富人们正在疯狂买房,他们全款付现,推高了美国的房价。以房屋的价值来计算,中国买家占到了海外买家成交额的27.5%。有数据显示,大量资金正通过“地下钱庄”等途径流向境外。截至8月24日,中国警方已端掉66个“地下钱庄”,涉案资金达4300余亿元。除部分赃款等非法资金外,不排除有些投资者是基于赚钱的预期把资产转移到国外。

“缺啥补啥”是中国民间所信奉的最朴素的道理。既然中国市场上“不差钱”,那么,释放资金的办法最终不管用,也应当是在意料之中的。

尽管股市的确是“痛”得很厉害,但股市只是一个急性的炎症,真正难治的却是实体经济的内伤。之所以证监会一改7月份股市暴跌初期“深夜发声”的急躁,面对连续两天超过8%的深度暴跌,能够保持“不加班”的耐性,就是因为看明白了股市问题不是致命伤。虽然伤口出现在股市上,但病根却是在实体经济上。

股票的价值从本质上讲,应当基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有企业赚钱的能力越强,其股票才越有上升的动力。最近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数据显示,在2015中国500强企业中,亏损企业达到57家,超过上榜企业总数的1/10,比上一年增加了14家;净利润负增长的有169家,超过上榜企业的1/3,比上一年增加了28家。数据表明,中国500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下降,亏损面还在增加,中国企业的“钱景”依然不乐观。

相比救股市而言,救中国企业、救实体经济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难。从符合人性的逻辑上看,只有实体经济有了赚钱效应,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才可能进入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增强了,股市上涨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很明显,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对于实体经济具有利好作用,但需要一个缓释的过程,而降息、减税则是让企业有钱可赚的最直接办法。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人口,却只有1亿股民;中国2000多万家企业,却只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与其拿1万亿元救股市,不如拿1万亿元给企业减税。

实体经济的好日子回来了,股市的好日子才会回来。对于医生而言,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政府而言,也不能因为孩子能闹就要多喂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