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产业园
搭上“互联网+”顺风车
来源:中国企业报
纺织服装产业园搭上“互联网+”顺风车
(上接第十七版)红利效应削弱,园区作用亟须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蓬勃兴起,生产要素的快速聚集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大优势。然而,随着成本、劳动力以及土地等各种优势的红利效应逐渐消失以及国际竞争压力增大,部分纺织服装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十分令人担忧。
朱文嘉认为,目前纺织园区的建设以及布局还需不断完善。当前纺织园区的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而且缺乏产业链规划、盲目发展的园区不在少数。在他看来,欲进行突破,园区需要做出改善:其一,重视产业链规划,使相关企业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其协同发展;其二,进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鼓励园区内企业进行升级转型。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整个家纺行业的产业集群数量虽不多,但特色很明显。比如浙江以布艺为主,江苏以床品为主,山东、高阳以毛巾为主,形成‘一域一品’,协同发展。为我国家纺行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新常态下,也面临着新问题。下一步产业集群要做的事,就是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目前的产业集群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品牌孵化器。以江苏的叠石桥为例,有9000个经营户,都在做产品,但是出名的可能只有几十家。所以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培育其做大做强。”产业园区搭上“互联网+”顺风车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家园区都意欲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时代背景下,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实现传统产业质变式的梯度转移,用“大数据、大生产”助力传统纺织产业发生蝶变。
赵睿认为,一个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健康、规范、理性的发展一定要清楚客户需要什么,一定是以客户为导向的,跟客户相结合的。“一个能够及时感知用户喜好,并能作出快速反应、不断创新的全新产业链,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拉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引擎”。
“以我们园区为例,下一步我们会建成国内目前第一个纺织产业的智库中心,入园企业拿着我们的大数据会非常清楚地知道下半年的流行趋势,包括色彩、剪裁等,在这一领域我们可能会成为先驱和先导。此外,我们将会通过大生产,将整个产业链拉通,从最上游的原料、设计、打板,到中游的织造,再到下游的售后、服务和体验,在整个产业链真正意义的把它拉通,为聚集在我们园区的近千家中小微型企业服务。”赵睿说。
杨兆华指出,目前纺织行业对产业产品研究的人很多,对消费者的研究稍显不足。以前,我们都是对B端研究很深,现在都讲究C端,这一点上我们就很吃亏。因此,下一步我们应该倡导纺织企业要加大对C端的引导和研究。首先是要满足C端,要有互联网的思维、信息化的平台。
在黑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王丽梅看来,“互联网+”不只是做电商这样的概念。“‘互联网+’时代,应该是个性化、是定制,即通过各种要素直接、间接积累用户数据,不仅可作为下次销售的依据,更应该成为对设计、制造最准确的指导,从而使单纯工业化的‘制造’,变成个性化的‘智造’,以之为引擎,拉动一个快速反应、不断创新的最具市场化的产业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