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人文生活
 

2015年8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夕”乞巧节少些商业也浪漫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唐栋梁

“七夕”乞巧节少些商业也浪漫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七夕节本名“乞巧节”,源起汉代。

我国的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平添浪漫色彩,然而,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源起、内涵与习俗,却不如端午、中秋节那样广为人知。在“西节东渐”“浪漫经济”的风潮下,如何追溯七夕原本的“乞巧”传统,还节日本来的民俗风貌?专家提醒:莫让中国传统节日,迷失在商业推销活动中。

8月18日,即七夕到来之前,以“中国乞巧·对话世界”为主题的第七届乞巧女儿节保护传承论坛在北京举办。与会代表认为,传统节日如果过于商业化,不利于节日文化的传承,以“乞巧女儿节”为例,年轻人可以浪漫过节,但更需要知晓、保护、传承、发展,“乞巧女儿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记忆和情怀。

现在,人们几乎针对每个节日,都过成购物节、狂欢节、美食节的现象,对此,专家普遍认为,节日的存在,是为了传达独属于这一个日子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如果我们在过节时,完全忽略了节日承载的文化,那就失去了过节的本来意义,就丧失了节日的民族特性。就“乞巧女儿节”来说,专家认为,尽快将其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节日最有意义的参与。

乞巧文化及乞巧节,起源并流传于现今甘肃陇南一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陇南西和乞巧节从每年农历六月最后一个晚上开始,到七月初七晚结束,是一种集信仰崇拜、生活期盼、民间传说、诗歌谣赋、音乐舞蹈、才艺展示和民间工艺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因其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女性之多、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2014年底,陇南市正式启动了将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工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