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产业公司
 

2015年8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视云免费冲击原有收入视频成最后王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乐视云免费冲击原有收入视频成最后王牌

日前,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CEO吴亚洲表示,乐视云将免费为客户提供CDN、云点播和云直播基础设施服务,转而通过视频用户的大数据开发广告等营销产品来营收,还会向合作伙伴提供不少于35%的收益分成。

尽管这是云计算服务免费的第一案例,触动最大的恐怕不是其他云计算服务厂商,是乐视网的竞争者们。因为乐视云免费主要针对视频行业,其他行业特别是私有云很难效仿。而通过免费模式,乐视有望在视频代理领域获得更大市场,这可能包括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的大用户和广告主。

试水免费

严格来说,云计算免费并不新鲜,很多云计算厂商都有免费版,各种功能会有所限制,如果企业想要更多的服务,就需要采购付费版。但是乐视云计算这次是一次彻底的免费。

根据吴亚洲介绍,乐视云视频CDN对于已开始视频化的行业用户可以完全免费的发布自己的内容,还能通过垂直流程整合的服务,自主地控制由拍到播整个系统环节。而对于尚未与视频行业融合的用户,可以通过乐视云行业云服务免费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视频发布平台。

在营收模式上,乐视云转而把重点放在用户带来的潜在增值服务。因为乐视云看到一些用户有非常好的内容资源,广告招商和数据营销做不起来,流量不能变现,被白白浪费掉了,而乐视依靠自身的技术和资源可以把这些流量充分利用起来。

“客户上传内容之后乐视云可以通过自身资源对内容进行广告招商,而招商所获得的收益的35%会提供给客户作为收益分成。”吴亚洲举例说明,广告招商只是生态云众多玩法中的一种,客户可以通过生态云与乐视在业务合作上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玩法。

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董事长、乐视网CTO杨永强进一步解释说,这也是乐视整体商业模式的理念体现,不是直接通过产品销售盈利,而是通过后续的增值服务持续创造价值,做超级电视就是这种思路,做乐视云也如此,用C端的玩法去做B端产品。

针对视频

需要指出的是,乐视云免费在云计算服务市场的影响有限。因为乐视云业务严格地来说只是云视频CDN,所谓CDN即内容分发网络,是一种将用户的请求重新导向离用户最近的服务节点上,减轻网络的拥堵的技术。

这就意味着,乐视云免费主要影响CDN市场,中国主要的CDN服务商包括网宿、蓝汛等,这些公司通常从运营商处低价购买了带宽,然后在各个地方部署硬件、设立节点,业务利润率较高,预计受到乐视云免费影响较大。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还表示,云计算就像水和电一样,将会成为国民经济的公共基础平台,乐视云也应该成为国民经济的公共基础平台,不应该由乐视一家拥有,而应该全行业、全社会、全球共同拥有。

但并不是所有的云计算领域都有条件推广免费模式。因为乐视云免费的底气在于,可以通过后续的广告、营销等获得增值收入,这也意味着,不方便获取用户大数据或者无法植入广告等营销产品的领域难以效仿。

以乐视云“Data+”产品为例,它是视频数据的全方位托管平台,通过对流量、带宽、在线人数、用户地域分布等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对用户进行立体画像和立体营销,这种模式对于一些企业私有云将是难以接受的。

前景未知

或许乐视云也没打算在云计算领域来一场颠覆,此次免费模式真正的目标可能是视频领域。在线视频领域的广告市场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连续三年的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远高于其他广告市场,这也是乐视的老本行。

通过免费提供云计算服务和收益分成35%,乐视云在视频业务代理市场拥有一张王牌。这不仅会吸引到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平台的视频上传专业人士和机构,还可能会抢走这些平台的很多广告主。

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虽然乐视云高管没有给出预测,从资本市场去乐视云融资的态度里却可以看出一二。

乐视控股战略规划与管理副总裁阿木坦言,免费模式给乐视云的融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乐视从本质上改变了游戏规则,资本市场往往需要一些时间去给他说明白,资本市场需要财务数据来说话。

短期内,免费模式的推出势必要给乐视云计算营收带来不利影响。直接负责乐视云运营的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CMO高沁民也调侃说,免费模式的消息公布以后,乐视云原本的很多收入就消失了。

不过,阿木强调说,在互联网其他领域的免费模式成功案例下,资本市场已经在慢慢了解乐视云免费模式的深意。吴亚洲也表示,资本运作应该会在未来两三个月有所安排,乐视云已经很有底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