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金融投资
 

2015年8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众银行“轻资产”上路
不赚息差只赚理财手续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微众银行“轻资产”上路不赚息差只赚理财手续费

CNS供图

作为第一家互联网银行,腾讯主导的微众银行也可能是第一家“暂时”不做存款业务的银行。

据记者了解,日前上线的微众银行APP,主要有理财和转账两项业务,理财业务中的“活期+”、“定期+”实际上对接的都是基金产品。以至于有评论认为,新上线的微众银行还停留在余额宝水平,并没有展开实际的银行业务。

尚未有存款业务

继今年1月针对特定用户试营业、5月中旬推出的“微粒贷”之后,微众银行终于面向公众推出产品,微众银行APP。

下载微众银行APP之后,用户可以选择微信、QQ登录,只要提交姓名、身份证号、手机账号等,再绑定一张他行银行卡交叉验证后就可开户成功,并获得一张19位卡号的虚拟微众卡,可以通过其他银行的柜台和网银向微众卡转账汇款。

整体来看,高收益是微众银行APP的一大特色,包括“活期+”、“定期+”等。其中,“活期+”年化收益率为(近7日)5.30%,“定期+”(期限3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7.00%。在微众银行看来,这是用户的一个核心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定期+”、

“活期+”都是基金,不是存款,“活期+”对接的是国金通用的货币基金,

“定期+”接入的是中国太平提供的众享太平90。区别在于,基金产品不是存款储蓄产品,不受国家存款保险制度保护。

不只是APP产品,微众银行的存款业务一直没有开放。而银行的基本业务就是“存、贷、汇”,存款是主要资金来源,是重中之重,微众银行不做存款着实耐人寻味。

腾讯相关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微众银行APP在功能布局上聚焦于帮助用户轻松管好钱,该产品目前只是基础版本,未来会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完善,陆续推出更多银行服务功能。可能涉及存款、贷款或支付功能,包括“微粒贷”。

借道基金理财产品

曲线揽储

不过,即使微众银行推出存款业务,其后续的发展前景也有待商榷。

究其原因,微众银行作为互联网银行,缺失物理网点,也就失去了直接吸收存款的平台。而单纯依靠用户将他行银行卡资金转入微众卡,在各家银行存款利率同质化的背景下,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

不过,记者注意到,对于物理网点,微众银行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早期的信息显示,微众银行将坚持做纯线上的银行,目前没有网点,未来也不会有网点。近期,腾讯对于物理网点的态度已经变成了“短期内”不建物理网点。

今年年初,有报道援引微众银行副行长、筹备组组长黄黎明的话说,“微众银行的网点不能说没有,但一定会比较少。肯定不会像传统银行那样走借贷业务路线,去做一张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至今仍未看到微众银行做物理网点的迹象。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微众银行正在通过基金理财产品曲线揽储,其“活期+”产品对接的国金基金某货币基金,而货币基金对接的又是银行定期存单、同行存款等银行金融产品,不排除这些资金又流转到微众银行了。

公开资料显示,国金基金的母公司为国金证券,而国金证券与腾讯关系密切。早在2013年底,国金证券就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全方位、全业务领域的深度合作。此后数次有腾讯即将入股国金证券的传闻,只是最终未能应验。

或走轻资产路线

不过,通过理财产品获得资金的成本显然比存款要高得多,微众银行“活期+”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超过5%,而通过定期存款获得资金的成本才2%,活期存款更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微众银行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目的主要不在于吸储,而通过高收益将腾讯微信、QQ的庞大客户基础导入微众银行,不获得息差收入而仅获取理财手续费收入,体现出与传统银行的差异化竞争思路。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曾表示,微众银行并不是普遍认知意义上的银行,而是定位于持有银行牌照的互联网平台,一方面连接大众客户和微小企业;另一方面连接服务的金融机构,微众银行不仅要提供银行产品,更主要是充当金融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服务平台,未来主要靠同行合作来发展。

招商证券的分析也指出,微众银行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家连接客户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平台,不依赖存款和贷款,走轻资产的模式。放贷执行和负债支持完全由合作银行负责,微众银行只负责精准获客、风险管理、运营服务和承担风险,而利息收入则与合作银行分享。

换言之,微众银行未来的重点将不在吸储,资金端会主要由同行机构来提供。

但这种情况下,微众银行的银行牌照可能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它所做的贷款、理财等金融服务,第三方支付如腾讯财付通也能做,阿里蚂蚁金服也能做,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金融牌照已经广泛渗透到了支付、小贷、证券等各个金融领域。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