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分羹校园分期
线上线下结合做风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实习记者朱绍烁
互联网金融分羹校园分期线上线下结合做风控
商业银行在校园分期领域铩羽而归数年之后,一批消费金融类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在将这个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校园分期是指一种面向学生消费的分期付款业务。自2002年起,传统银行曾大力开展校园信用卡业务,但由于风控滞后,坏账率高,一度被视为“鸡肋”。近两年,分期乐、趣分期等校园分期平台迅速席卷全国。相比银行的校园信用卡,它们采取“小额信贷+分期付款”的模式,属于消费类金融范畴。
分期乐首席风控官刘华年表示,不像银行早期盲目推广校园信用卡,分期乐等校园分期平台通过线下地推团队和线上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做好风控,有效地降低坏账率。资本热捧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使得数量庞大而集中、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高校学生成为诸多创业公司争抢的客户群体。创办于2013年10月的分期乐是国内最早的校园分期平台,趣分期、仁仁分期等紧随其后,校园分期市场迅速变成“热土”。
除了分期乐、趣分期、仁仁分期这样的创业公司外,传统互联网公司巨头也相继切入这个领域,京东金融和人人网已经针对校园消费金融市场推出相应产品,校园白条和人人分期,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已经斥资入股趣分期。
资本市场对校园分期也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各大分期平台融资消息频出,最近两个季度尤其频繁。3月17日前后,99分期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易分期获得500万元天使投资,分期乐获京东战略投资。随后趣分期相继完成第4、5轮融资,金融分别高达1亿美元和2亿美元。
校园分期趋热背后,是一个潜在爆发的蓝海市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教育数据显示,2014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按照大学生5%的需求比率、每个人4000元消费计算,每年就有近50亿元的规模。大学生消费金融是一块细分的市场,背后还有很长的链条,分期平台市场之大显而易见。
刘华年透露,最近分期乐发展得非常快,已经拥有几百万的注册用户,每个月的放款金额已经接近6个亿,而接下来的数字还会上涨。新型风控
校园分期并不是第一次引起金融行业的关注。自2002年招商银行发行第一张针对学生的信用卡后,多家银行也紧随其后。
银率网调查显示,2007年国内在校大学生持卡比例上升到24%。但是,大学生持卡人数不断攀升的同时伴随着逾期还款率的上升。2009年2月9日,中信银行的大学生卡“I卡”正式停止发行,不久招商银行也暂停了针对大学生的“young卡”申办,其原因都是坏账率过高。
普遍观点认为,风控滞后是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一位早前办理过校园信用卡业务的人士透露,当时办卡非常简单,用身份证和学生证填写申请表格就可以了,很多大学生都兼职做信用卡推广员,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兴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校园分期风控上开始有据可依。例如,分期乐在对用户的身份识别以及消费监控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分期乐把传统身份识别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通过机器识别码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从中可以为用户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找到依据,这些技术是传统金融机构很难实现的。”刘华年说。
据了解,传统银行在做校园信用卡时,没有在每个学校有效地建立庞大的地推队伍。此外,银行的推送方式是统一的,缺乏针对性,而分期乐则采取情商推售。刘华年举例道,如果大学生发生还款难问题,分期乐可以提供兼职工作来给大学生提供挣钱机会。期待监管细则
官方透露的数据显示,分期乐目前的坏账率为0.84%。刘年华认为,做风险管理就是更好地在风险和业务之间做盈利的最大化。如果业务部门提出业务能增长10%,风险只增长1%至2%,这个业务就值得做。
只是,除了风控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常还面临着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与校园分期相关的是,支付宝和腾讯去年推出的虚拟信用卡被紧急叫停,它和校园分期业务都具有“信用”、“分期”等特点。
不过,两者有质的区别。虚拟信用卡属于信用卡的范畴,而校园分期属于消费类金融的范围。虚拟信用卡是给用户一个信用额度,然后就这个额度可以任意买商品。校园分期是,用户虽然会有一个额度,但是需要先买一个商品,然后根据商品的价格进行分期。
在日前公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除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之外,在互联网消费金融方面指出,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要制定完善产品文件签署制度,保证交易过程合法合规、安全规范。目前,网贷、众筹等细分领域的监管文件已在制定当中,尚无互联网消费类金融的相关消息。
刘年华认为,出台监管文件对于分期乐来说是一件好事,政策出台把一些不合格的玩家剔除在市场之外,因为玩家做得不好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参与情况,在监管期间分期乐也会主动寻求渠道与监管部门沟通以获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