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园区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园区热点
 

2015年8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园区如何实现招商与服务一体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致鸿

产业园区如何实现招商与服务一体化

杨建国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民生证券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从事产业园区理论研究20年,被誉为招商引资实战专家,著有《集聚———河南决策者》、《产业隆起领跑中原》,先后荣获“金麒麟2010年度产业集聚区建设贡献奖”、“推动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经济发展·最具影响力功勋人物奖”等荣誉称号。

产业园区重在招商,更重在服务。一些产业园区只求“引进来”,却缺乏服务入园企业的意识;还有一些园区“引进来”后,却不知道该如何服务入园企业。可以说,这样的产业园区最终都无法实现长远发展。产业园区在招商与服务上存在哪些困难?未来,产业园区应该如何实现招商和服务一体化?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与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进行了探讨。

招商与服务严重脱轨

《中国企业报》:目前,产业园区招商与服务脱轨的现象严重吗?

杨建国:被问及产业园区发展及相关问题时,我经常讲一句话,就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大的环境上来看,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服务,都是和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趋势紧密相关的。

过去的30年,一方面,以优惠政策带动、靠廉价土地和粗放经营的开发模式,我国产业园区取得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这段产业园区“野蛮”生长期,产业园区的规划、管理、运营等等,都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而作为其中一环的招商引资和落地服务,自然也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标准,产业园招商与服务脱轨现象屡见不鲜。

《中国企业报》:为什么会出现招商与服务脱轨的现象?

杨建国:在全国产业园区调研和考察过程中,不少地方在招商引资时还是会出现服务品质“人前人后”的现象。就像我总结过的,招商引资中的“JQK”现象,在一些地区广为流传。外出招商“勾”进来,承诺优惠“圈”住,企业落地慢慢“揩油”。不作为、乱作为、不讲诚信、不服务现象司空见惯。一些政府部门办协会,一山放过一山拦,不在协会指定的中介机构办业务,审批永远过不了关。

《中国企业报》:随着优惠政策的退出,园区在招商与服务方面有哪些变化?

杨建国:随着我国产业园区逐渐步入由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并向创新突破型转型的阶段,外加这些年的产业园区在招商和服务的实践中也摔了不少“跟头”,吃一堑长一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对于产业园区招商和服务一体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和完善。以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例,就先后涌现出了太康、长葛、郸城等以服务带动招商的经典案例。

而伴随着各地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地区发展的层次性逐步缩小以及“62号文”影响下优惠政策“诱惑力”愈发降低,企业在投资时,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过度地关注政策优惠,而是更侧重于地方是否具有良好的投资氛围、好的产业支撑和配套条件,服务品质的好坏就成了决定招商引资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预见的是,在“内外交困”双重压力下,各地产业园区必将把招商与服务环节的一体化放在更加关键和重要的位置上。

园区服务过于低端

《中国企业报》:产业园区在招商与服务上存在着哪些误区?

杨建国:在产业园区招商和服务领域,还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新的误区:

过于低端、基础。从企业角度,政府服务应贯穿项目招引、落地、建设、生产全流程,还包括搞好政策、社会、法制、人文等环境,而目前的部分产业园区在服务时,或在落地后即停止,或仍将服务的概念理解为安保、办证等基础服务。

以最近火热的孵化园为例,产业园区在对园内孵化器的招商和服务中,要能提供创业辅导,比如辅导上市、资本运营、股权改造,怎么组织生产管理以及法律、人事、财务、知识产权等等,而不能仅仅提供一个场地给创业者,然后收取租金就完事。

缺乏体系、制度保障。在调研中,现在的地方政府对服务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不少,但认识上还是过于传统,仍然习惯于拼力气、苦功夫,凭坚持、意志,更多的靠人,靠领导意志,而缺乏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制度。

存在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为了招商引资,不少地方政府在服务企业事的态度都是“老板怎么开心怎么办”,从优惠政策、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无底线的“保障”,存在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实际上,对于产业园区企业,它需要的服务时,要及时充分的给它提供,不需要的时候政府要学会退出,政府的作用就是顾问,而不是教练,将环境创造好之后,政府该退出就得退出。

《中国企业报》:产业园区在招商与服务上是否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杨建国:实际上,产业园区在招商与服务商存在问题的本质,就在于一点:无法在现行法律法规基础上,真正站位企业发展的角度。我认为,一个好的产业园区,不仅要有完善的产业链条,更要是一个出色的服务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政策鼓励服务主体多元化

《中国企业报》:下一步,产业园区如何实现招商与服务的一体化?

杨建国:我的建议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服务专业化,既包括成立招商服务部、综合事务部等一套完整班子,建立项目推进会、首问责任制等一套完整机制,组成重大项目推进机制、运行监管机制等一套监管机制,从而保障服务规范化、制度化;还包括扎扎实实做好产品研发、市场推广、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服务供给,做好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合作与共享、创业企业融资压力的切实缓解、政府各项扶持信息“最后一公里”的畅通送达等等。

其次是,借助市场化力量。今年1月20日,《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正式出台,其中明确,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决策咨询服务供给体系,稳步推进提供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满足政府部门多层次、多方面的决策需求。

实际上,这也是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传统由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将逐渐被社会化的平台公司主导的载体招商模式所取代,地方政府在招商和服务过程中,也要学会更多的借助市场化的专业力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