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嘿客”:
颠覆常识焉能出奇制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宋笛
顺丰“嘿客”:颠覆常识焉能出奇制胜?
【点穴道】
物流行业本身的话语权长期被低置,物流业主体企业的利润依然维持在极低的空间;
顺丰嘿客建立之初,其所构建的整体平台,虽说模式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后续的线下店面,对用户体验视而不见,对消费者的基本常识严重忽视;
顺丰嘿客成立后,两个体系两张皮,不但没有形成合力,反而形成“宽严皆误”的局面。
在物流圈里,如果说起自己是“顺丰的”,那实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毕竟,在快递行业,很少有一家公司能提供像顺丰一样速度和质量的服务,以至于在商家在电商平台做活动时,“顺丰包邮”所带来的特别优惠,也就完全不同于一般包邮。
然而,即使是顺丰这样的企业,也不得不面临着一些尴尬———在整个产业链条上,物流本身的话语权,长期被放置在较低的位置,我们都认识到,物流本身在今天的工商生活中日益重要,但物流业主体企业的利润依然维持在极低的空间。
为改变这一状态,顺丰的尝试之一就是“顺丰嘿客”,而这是个大胆的尝试,包括在全国布局的3000家的门市实体店,另外再加一个顺丰嘿客网站。这个商业模式推出后,在维持了将近一年的运营后,终于难以为继。当初的决策者通过对市场的跟踪调查,近日,将部分城市的顺丰嘿客,转型成为“顺丰家”,原有的顺丰嘿客官方网站,也并入了顺丰优选。
对于此,顺丰方面给出的解释是,这只是升级,未来两年可以看到新的成果。对于这一解释,笔者可以认同一半,新事物的发展,固然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才能检验其成果,然而,对于曾经的“劳而无功”,也应给予充分的反省以挖掘其意义。顺丰嘿客为何在一年的时间内,先是“大手笔”,结果并没有带给大家期待中的成果?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违背常识,在顺丰嘿客建立之初,其所构建的整体平台,以物流联通的线上线下模式让人眼前一亮。确实,比顺丰线上做得好的,没有顺丰物流系统庞大;具有类似物流系统的,又没有顺丰的决心去铺设线下实体店。
然而后续的线下店面,具体操作却让人不解,在店内只有二维码和电脑设备,用户需要在店内通过网络进行购物,店内只有少量的几款展示商品,也并无体验感,以这种情况,用户为何不在家里订购,用顺丰物流送货上门就可以了?
再复杂的商业模式,再长远的眼光,再庞大的志向,都应该是第二步的事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消费者的基本消费常识,消费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但常识却很难颠覆。
其次是内部管理问题,在顺丰嘿客成立后,顺丰商业的内部结构就显得有点混乱。顺丰在本有的一个电商平台顺丰优选以外,又为顺丰嘿客专门建立了一个电商平台,而两个平台上的货物,有很多重叠的部分。
而据后续的媒体报道,其员工表示顺丰嘿客体系的人员都是后续招入的,而其与原有的顺丰物流系统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融合,甚至在快递业务上也会出现一些沟通不畅的情况。
这也是大型公司在开拓新业务时,普遍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实现新体系与原有体系的高度对接、融合,抑或完全实现新业务的独立运营,是一个需要审慎考虑且必须拿出行之有效方案的问题,借用赵藩的一句联语“不审势则宽严皆误”。
从目前的情况,并不能断言“嘿客”之路一定成或败,顺丰尚且有足够的力量在O2O领域进行试错,而作为快递行业表现异常优异的公司,市场和资本依然能给予其足够的耐心,待其“后发制人”。
可以肯定的是,在O2O领域,顺丰面临的竞争将会日益剧烈。理由是,京东、阿里都开始纷纷入局,阿里对苏宁的入股,使得其在线下拥有了庞大的门店,而京东也正在原有的物流体系外,借用一些新的众包手段和快递公司以充实其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能力。
顺丰的优势依然明显,其巨额投资的线下门店,在经过合理整合和调整后,必然成为顺丰巨大的财富,而其物流配送的能力也能保证线上与线下的无缝对接。但是,优势能否转换为胜势,就看顺丰未来的O2O之路如何走,成与不成,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