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产业公司
 

2015年8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造船业衰败之乐清样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钟文

造船业衰败之乐清样本

“现在船老板跑的跑、躲的躲,在家没事干的,连吃饭钱都没有的……什么样的都有。像我这样,还有个地方坐坐,朋友来了喝喝茶,已经可以了。”在乐清城区一座公寓楼的20来平方米的房间里,船运老板阿祥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他坦言,以前出去打麻将一晚上输个三五万元都觉得无所谓,现在输个几千元都觉得多。阿祥正是乐清船老板的一个缩影。尽管还有一个喝茶聊天的地方,但如同他头上的白发一样,黄金岁月已不在。乐清的造船业也是如此,尽管辉煌过,但现在整个行业已经完全衰败。发展期:从买旧船开始

乐清的造船业是从买旧船翻新开始的。

阿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2000年左右,几个人合伙从俄罗斯花300万元买了一艘油船回来搞运输。这艘船当时在俄罗斯已被淘汰,买回中国进行维修,重新登记后又跟新船一样使用。这也是乐清第一条私人购买的大型油船。他说,年底大家看着他们分红非常羡慕。

脑瓜灵光的阿祥随即也召集几个朋友,出资1260万元购买了一艘6000吨的油船。他告诉记者,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就几个股东,但实际上每个股东后面都有十几个、几十个小股东。好在当时造船业的利润非常高,分红自然好。

乐清造船业真正发展开始于2002年。阿祥告诉记者,当年,一个叫阮永胜的人造了一艘4000吨的船,这在当时不得了了,在乐清造船业引起了轰动。因为之前,乐清做的都是旧船改造翻新,然后再自己搞运输。

随即,阿祥他们也投资2600余万元,自己造了一艘7000吨的油船。阿祥清楚地记得,当时用的图纸还是温州江海设计院设计的。自主造船成了标志性事件,开启了乐清造船业元年。辉煌期:同行都来学习

乐清造船业的鼎盛时期是2006—2007年,当时货物的海运运费被抬高到每吨130元,利润非常高,在黄华、七里港的船台上随处可见造船的火热场景。

“那个时候订单都是送上门的,根本不需要去拉业务。”乐清某商会副会长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浙江,乐清的造船业起步比台州、舟山、宁波等地更早,那个时候,周边地区的很多同行都来乐清学习考察。

“那时候造船业的钱实在是太好赚了。”阿祥告诉记者,他记得,当时他们花1300万元造了一艘油船,造船花了一年半时间,自己搞运输用了一年半,最后再转手还卖了1500万元。

阿祥对记者坦承,那时船的质量确实不是很好,实际上不仅是乐清,全国各地的民营造船企业都一样,实力也不够,造船队伍也是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船的质量和稳定性很难保证。

2005年8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对全国船舶制造业进行专项整治活动,黄华、七里港两地50多家船厂进行兼并重组成20多家船业公司,船舶制造也从千吨级提升至万吨级的规模。2006年,乐清多位船舶检验人员被抓。阵痛期:利息都赚不到

尽管进行了重组,但乐清造船业最终落伍了。上述商会副会长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2010年,舟山的船舶行业创造了500亿元的总产值,紧接着是台州的200亿元和宁波的100亿元,而乐清只有30.2亿元。

“造船业不好,船运生意也没法做了,这是一环扣一环的事情。”阿祥告诉记者,原来船运还有退税,现在不仅没有了退税,2013年开始还改为增值税,负担更重。船运业和其它行业不一样,没有大件税可以抵扣的。“现在的工人工资,人家才不管你什么税不税的,人家就是要税后的,少了没人干。现在做船运苦呀!”阿祥摇摇头说。

阿祥告诉记者,乐清船运实施增值税比周边的台州等地区早大概半年,当时一些船运企业甚至有订单也不做,直接放到台州去。一条五六千吨的船,一年光税就上百万元,真的没法做。而周边的安徽、江苏等地就轻松得多。

“不要说赚钱,现在连2厘的利息都赚不到。”阿祥直言。

管理机构多也是阿祥们所忌惮的。阿祥告诉记者,一条船涉及环保、卫生、海事、边防、码头等多个机构和部门管理,稍不注意,罚个三五千元,不然直接扣证,花得更多。衰败期:没有新造船只

现在乐清一条新造的船都没有,整个行业基本倒闭了。阿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阿祥对记者感叹,温州人本来是很精明的,但有时也吃亏在精明上。他告诉记者,按照合约,俄罗斯的买家会先支付10%的订金,然后船厂开始造船。但是造船的周期很长,大吨位的船一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两年后,如果市场不好,买家往往违约弃船。一条船动辄上亿元,买家损失的只是千万元,而造船企业足以因此倒闭。

交船验收和延期同样是非常麻烦的事情。阿祥告诉记者,像国内的生意,有时约好一年造好,但延期到一年半,买家也不会罚款,这建立在一种信用上。而国外买家不一样,如果出现延期交船,每延迟一天,便要罚3000美元。而如果验收不合格,国内可能会协商改造,但国外买家会选择起诉到国际法庭,甚至辗转不同的国家,最后把船厂拖死。

记者从乐清的黄华到七里港一路走过,原来繁忙的造船场景早已不见踪迹。海边偶见一二艘等待出售的船只漂浮在海面上,原来象征着辉煌的造船厂的大型龙门架已不见踪影。

“都被切割卖掉了。”阿祥告诉记者,少数企业因为资金困难,只好把龙门吊切割了当废铁卖,一台造价200万元的龙门吊,当废铁只能卖40万元左右。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