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正义抗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正义抗战
 

2015年8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子昂:建抗战的“钢铁”后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晋珀郭婕

胡子昂:建抗战的“钢铁”后方

胡子昂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工商业人士和民主人士。在20世纪上半叶内忧外患特别是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他秉持实业兴国的理念,坚持实业救国的道路,力争将重庆和四川建成抗战的“钢铁”后方,义举传为佳话。

少年壮志,爱国忧民

胡子昂(1897-1991),原名胡鹤如,字子昂,1897年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府巴县南城坪镇。少时就读于巴县中学(即今重庆实验中学),此时正逢辛亥革命,胡子昂深受其影响并积极参加游行和宣传活动。1919年,胡子昂入北京农业专科学校(今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就读,并投身于“五四运动”。1923年毕业后,胡子昂回到四川,相继担任巴县中学教员、校长、巴县农会会长和重庆市教育局长等职。

1925年9月5日,英国军舰炮轰四川万县,近千民众伤亡,千余间民房被毁,造成历史上有名的“万县惨案”(又称“九五惨案”),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胡子昂作为重庆各界的代表,携款前往万县慰问抗英军民,并以文字、照片等形式,强烈谴责英帝 国主义的暴行。

1926年,29岁的胡子昂转入军界,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政务委员会建设股主任,并任川康边防督办公署边务处长,总揽川康交界20多个县的县政。他带领川康交界的各县群众开铜矿、建农场、办银行、禁鸦片并减轻赋税,一时政绩卓越,广受好评。

实业救国,支援抗战

20世纪30年代,日军对华开始大肆侵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

胡子昂反复思考,认为要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唯有兴办实业。于是,他毅然辞去军队的官职,开始了实业救国的漫漫征程。在当时,四川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炎黄子孙创伟业,众志成城振中华”,胡子昂觉得,必须将四川建设成“钢铁”后方,中国的抗日战争才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932年,胡子昂的联宗兄弟胡仲实、胡叔潜在重庆筹组华西兴业公司,胡子昂毅然“加盟”。1935年,胡子昂指导华西兴业公司改建了自来水厂,达到日产水量可供30万人需用的规模,解决了山城市民世代爬坡上坎挑水上山的历史。接着,他们又在重庆南岸创办四川水泥厂,在江北创办了华联钢铁厂,为重庆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们又在成都创办了自来水公司,使自来水业务向全川扩展。

1938年5月,胡子昂等人提出扩建华联钢厂,使之达到年产30万吨成为后方最大钢厂的设想。胡子昂“国民政府投资入股民企、产钢支持抗战”的呈文,获得了国民政府的许可。

1939年7月,官民合资的中国兴业公司(简称中兴公司),在重庆江北香国寺正式成立(华联钢铁厂归并中兴公司),官僚资本占股80%,胡子昂只能任副总经理。随后,日军侵占武汉,长江航线中断,大后方物力艰难,钢厂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为此,胡子昂四处游说,八方奔走,并亲自招待客商,衔接重要业务,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支援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致力民主,民建先贤

胡子昂一生爱国,对民主建国孜孜不倦。

无论是受辛亥革命影响、参加五四运动还是后来的实业救国,无不以此为宗旨。抗战时期,胡子昂就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多有接触。尤其是1941年在重庆白象街工商人士座谈会上听到了周恩来的报告后,使他茅塞顿开。从此,他常去上清寺的“特园”作客,多次聆听周恩来的讲话。期间,胡子昂还先后同张澜、史良、黄炎培等上层民主人士密切交往,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1945年秋,胡子昂积极支持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的建立,成为民建的创始人。

抗战胜利后,1946年,胡子昂出任重庆市参议会议长,并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和立法委员。在任议长期间,重庆市参议会不挂中国国民党的党旗,表现出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鲜明立场;在立法院会议上,他公开反对蒋介石轰炸被攻占后的济南市。他还拿出20两黄金资助郭沫若成立“群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书刊。

1949年9月,胡子昂先生应中共中央邀请,赴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参加了开国大典。1951年,他将其经营的所有企业股票和房产等全部无偿交给国家,全家老小三代人在公房里居住,靠工资生活了几十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胡子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直思考国家工商界人士应怎样继续为国民谋福利。1979年1月,他与胡厥文、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等民建、工商联领导人应邀到邓小平家里做客,商谈对外开放和吸收外资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贡献智慧。

胡子昂曾担任全国工商联主席、名誉主席,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为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殚精竭虑。(作者单位: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