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中国园区
 

2015年8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圣已归来大胜何时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郝帅

大圣已归来大胜何时到

7月29日,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票房超过7.2亿元,一只上天入地的猴子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原来动画片不止是让小孩子看的。而这只猴子也因超过《功夫熊猫2》的6.17亿元票房让人们知道,原来自己的故事,自己人可以讲得更加精彩。好票房的背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中国的动漫产业总跟《西游记》有着不解之缘。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产生,作为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在世界电影史上留名,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1961年至1964年由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无论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皆为当时世界巅峰。50后的北京市民陈女士对此表示,“这部动画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当时上映《大闹天宫》时一票难求,我家里5个孩子只有2张票,我是考试考了满分才争取到了一张。这电影看得我目瞪口呆,太好看了,虽然已年过花甲,但电视上重播我还是愿意从头到尾重温一遍。”

《大闹天宫》之后,《西游记》题材动漫并没有停下发展脚步,《金猴降妖》、《猪八戒吃西瓜》等成为无数人童年美好回忆,其衍生品央视版《西游记》更是以重播超过3000次的成绩成为世界纪录难以超越。仅一部数百年前的文学作品就能提供如此多的题材,我国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史所能被动漫企业挖掘的创意更是无穷无尽,更不用说再加上科幻、魔幻等色彩的创意了。行业滞涨的背后:缺乏真正的企业家

但随着世界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动漫业之前的停滞不前,之前我们引以为豪的动漫作品渐渐落满了时代发展所落下的灰尘,新生作品乏力,市场开始被国外动漫产品所占据。东映动画公司于1979年制作的《龙子太郎》作为我国正式引进的第一部日本彩色宽银幕动画片开始出现在70后的孩童时代,《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等进口动画片则使绝大部分的80后在固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而今天好莱坞生产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在让我们见识世界最高水平电影生产基地作品的同时,发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开始由外国人讲述,并且无情地占据着我们的市场。

资深文化行业投资人深创投华北大区总经理刘纲表示,动漫属于文化创意类产业,近些年资本对于影视视频行业、珠宝时尚奢侈品、美容美发、体育文化、游戏等比较关注,在动漫产业方面,资本的关注和投资相对较少。

受限于本身创新意识和技术不足,中国的动漫作品一直不足以打开国内电影市场。还有一类动漫公司的主要作品是制作动画片,在电视台播放,受制于电视台的强势地位,公司利润微薄。前两种商业模式还是以自主创新为主,还有两种模式是为国际机构做加工,或者制作各种广告的特效。后两种模式已经与动漫行业最核心的两大要素———创新与技术无关了,反而将动漫产业变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究其原因刘纲表示,整个动漫行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优秀的动漫企业需要优秀的投资者。不同的投资人对项目的认识差距非常巨大,千里马也需要伯乐。同时,投资者离不开优秀的创业团队和企业家,从而实现高额回报。《大圣归来》的异军突起一定是好事,但不代表中国整个动漫行业的成绩单,动漫行业更是不能躺在“大圣”所创造的成绩上停滞不前,我们不仅期待下一个“大圣”的归来,更加期待中国整个动漫行业的大胜。产业链缺失的背后:动漫产业园的缺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动漫产业中,动漫衍生产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动漫衍生产业是指围绕动漫形象开发的相关产业,也是对动漫周边潜在资源进行挖掘的产业。一般由动漫直接衍生产品、动漫间接衍生产品及新兴动漫衍生产品等组成,包括动漫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玩偶、模型等直接衍生产品;玩具、食品、服装、办公用品、日用品、主题乐园、动漫城、动漫展会、COSPLAY等间接衍生产品和手机动漫、动漫音乐、动漫艺术、动漫门户网站、网络游戏、数字娱乐、数字内容等新兴衍生产品。动漫产业能开发的,从构思创意一直到承载动漫企业的园区,种类非常丰富,值得企业深挖、做足内功,长久发展。

《大圣归来》成功了,无论从制作、口碑、票房等方面,但绝大多数人关注的仅仅是日益高涨的票房,很少有人关注其制作时所花的精力和时间。4年,每天工作十几至二十个小时,这才是《大圣归来》成功的原因,也很可能是中国动漫业大胜之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