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将乐县实施“生态+工业”并重战略,从“全民招商”到“以商招商”再至“精准招商”的依次行进,带动当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闽西北山区小城蜕变密码“生态+工业”双轮驱动将乐县做强园区经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少杰
闽西北山区小城蜕变密码“生态+工业”双轮驱动将乐县做强园区经济
“定下来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决不能空喊口号……”这是连日来,福建省将乐县县委书记蒋先东在对赴当地园区考察投资办厂的企业家们常说的一句话。他还要求,全县干部要把心思放在发展上,要为入驻将乐县经济开发区企业提供全心全程的“保姆式”服务。
生态与工业并重发展
当地官方表现出的强烈发展意愿与将乐县政府制定并下发的《“敢担当、解难题、增实效”活动工作方案》有关。据了解,活动目的就是深入企业开展“零距离服务”,积极解决项目要素保障问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办证审批、融资、用工等困难和问题。
上述迹象释放出的第一个信号是,在将乐,一股“全民招商”热潮将不期而至。
蒋先东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多数还是要依靠工业。那么,对于将乐县未来发展应是在向生态要效益的同时,还要驻足生态工业发展。从去年以来,将乐县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从目前来看,这一发展方向没有错。”蒋先东认为。
“以此番‘揭家底’方式表白地方环境以及前述的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使得将乐县开发区的发展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无疑让更多赴当地的投资客商吃了颗定心丸。”多位在将乐实现投资的外地客商纷纷评价道。
据将乐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怡光介绍,总规划面积13.52平方公里的福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将乐县经济开发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金溪河似飘带环绕其中,是一个独立的工业园区。
然而,将乐作为闽西北典型的山区县,近几年在主导生态经济建设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一定规模发展,但此前受交通、地理等条件制约,山区工业依然面临人才匮乏、产业配套不足以及实体经济低下等发展短板。那么,这也意味着工业经济底子薄弱的将乐县,能否在此轮掀起的招商热潮中迅速崛起,成为摆在将乐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那么,对于曾以发展生态经济主导下的将乐县,将转向生态与工业经济共抓共建同步发展新格局。这或正成为释放出的另一信号,但该信号折射出地方经济要转型,伴随其中的系列问题同样带给地方的压力更加不容小觑。
园区工业初具规模
“面对新形势下将乐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龙头企业偏少,大项目、好项目不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增收压力大;项目征迁工作难度大、进展较慢,影响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政府部门执行力仍需提高,机关效能、服务质量还不适应新形势需求,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今年2月份,将乐县政府县长池芝发在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虽然距离实现经济腾飞还相差甚远,但通过克服重重发展阻力,将乐县工业发展还是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记者在将乐县经济开发区采访时了解到,福建中博机械城、宏和鞋业、泰达铝硅合金等一批在建工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泰达铝硅合金项目正进行设备的安装;宏和鞋业30栋钢构厂房完成主体施工。其中,总投资60000万元的宏和鞋业项目,总用地面积339亩,投产后将实现年产5000万双运动鞋的产能。
截至去年年底,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86个县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中新开工53个以上,竣工30个以上,完成投资额超68亿元;1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内投资35.6亿元;9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8亿元。作为该县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将乐县开发区截至去年年底实现产值107.5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实现利税超亿元。
“不过,招商再迫切,也需要做到对项目进行精挑细选。”蒋先东向记者表示,对到将乐县来的每一个投资意向性项目,将乐县委均会组织相关部门从项目可行性、产业政策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估。实际上,在将乐投资,项目势必要符合当地设定的项目投资准入门槛。此外,招商成效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点对点对接、沟通、服务。期间,地方政府部门与项目投资方至少要有一个彼此了解的过程,企业既不会盲目投资,而地方也更不会轻易接单。而是要通过完善的项目筛选机制,先过有关部门初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