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产业公司
 

2015年7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上汽、长安为首的“国家队”以及吉利、比亚迪等民营企业的强势闯入,自主阵营正逐步登上公务车市场的高地。

公务车“去豪华”加速
自主品牌竞相填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谢育辰

公务车“去豪华”加速自主品牌竞相填空

7月18日下午,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随着拍卖师一声落槌,中央及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取消车辆专场拍卖会第七场结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这场拍卖会总成交额高达500万元”。

进入今年,公务车改革已经成为各地区整治“车轮上腐败”的重要一环。从最初调整公务车的采购标准到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务车市场格局也随之发生转变,之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合资品牌和豪华车基本全部进入拍卖市场,而之后的政府采购订单则成为了自主品牌必争的“利益蛋糕”。合资品牌出局流入公务车拍卖市场

“去年我们一辆奥迪A6L都没卖给政府。”今年年初,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对媒体透露。

在中国以官车形象起家的奥迪,曾一度面临如何摆脱这一“光环”的难题,虽然葛树文表示去年奥迪A6L“去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之前黑色车型占据九成的销售比例,而一年之后非黑色车型已经升至21%。但是,据刚发布的车企半年考核显示,奥迪A6L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15.6%,特别是六月份下滑幅度超过30%,情况显然并没有好转。

奥迪的例子足以窥见公务车改革对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的冲击。自2011年我国出台了对公务车采购实行“双18”的限定(即一般公务用车排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及2012年412款入围公务车采购目录的清一色自主品牌车型,都表明了政策的风向标。直至去年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车改革的《意见》和《方案》,宣布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并且对于取消的车辆将采取公开的拍卖。

记者在最近几期的公务车拍卖会上发现,合资品牌占据90%以上的比例,其中仅有中华、荣威等几款自主品牌进入了拍卖市场。之前,有相关部门统计公务车市场九成以上均是由合资品牌占据。相比之下,上述两个数字基本吻合。然而,这一格局或将与拍卖市场截然相反,合资品牌主导的公务车市场正逐步转向自主品牌。自主品牌闯入公务车市场格局将变

十八大以后,被政策所催热,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采购市场里的边缘化地位正在扭转,公车自主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从政府到军队,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产品进入了政府公务车采购清单。公车优先用国产,这是一种明确导向。原本被奥迪、奔驰“垄断”的外宾接待礼仪用车也全部被红旗l5替代,外交部长王毅公开示好红旗H7、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成为比亚迪“e6”的代言人。

特别是四总部印发《关于军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措施》明确规定:“公务用车实行集中采购,选用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在南京青奥会上,180辆白色和“特警蓝”涂装的荣威W5整齐列队,出现在“平安青奥、平安南京”武装巡逻誓师大会的现场,这批经过上汽特别定制的“跨领域专业SUV”,正式交付南京市公安局,并将作为特警巡逻用车承担起青奥会的安保任务。

事实上,政府采购订单所产生的销量,对于自主品牌车企的贡献度仍然有限,但自主品牌之所以重视这一市场,关键在于品牌提升的诉求。以吉利转型后的第一款车型博瑞为例,吉利将其上市发布会地点选在我国地标性建筑之一的水立方,并且上半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交付首批20辆吉利博瑞外事礼宾用车,此举甚至引起了外媒的广泛重视,“我们希望借此对外界证明,自主品牌不仅可以造车,也可以造出媲美合资品牌的好车。”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安聪慧告诉记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曾不止一次呼吁国家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用车应率先选择自主品牌,不过之后也有官员抱怨“可以满足这一市场的自主品牌车型过少”。据了解,继吉利、一汽奔腾、比亚迪之后,上汽将在公务车市场再布一枚棋子。根据国家“双18”的标准,上汽将推出第二代旗舰产品荣威950,之前搭载的2.4L、3.0L发动机将全部更新为最新研发的1.8T发动机,保证排量和价格均符合国家标准。

届时,自主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上的拳头产品分别为奔腾B90、吉利博瑞、长安睿骋、传祺GA6、荣威950等多款产品。根据评级咨询机构中债资信估算,目前中国公务车市场容量约为30至50万辆。特别是一般公务车取消之后,上亿元的私人市场被激活。

据政府部门人士透露,现阶段各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地区公务车采购数量并不方便统计汇总,暂且没有自主品牌的整体采购数量,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上汽、长安为首的“国家队”以及吉利、比亚迪等民营企业的强势闯入,自主阵营正逐步登上公务车市场的高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