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5年7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哪些500强公司
在让“全民缴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哪些500强公司在让“全民缴税”?

钱不好赚了。平常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

尽管中国经济已经由刺激型扩张,转向自然生长的“新常态”,但依然保持着7%的较高增速。那么,为什么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感到钱不好赚了呢?钱都让谁赚走了呢?刚刚发布的2015《财富》500强数据揭开了这个谜底:

在全球最赚钱的50家公司里有10家中国大陆公司,最显眼的是其中有6家都是银行。而中国工商银行则是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原来,我们的钱都被银行赚走了。

中国工商银行比美国苹果公司还赚钱。2015《财富》500强榜单显示,中国工商银行以447亿美元的利润,位列全球最赚钱公司榜首。而美国苹果公司则以395亿美元的利润位居第二。比第二名多出50多亿美元的利润,这个差距可不是个很小的数。在全球最赚钱的50家公司中,苹果、微软、谷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英特尔、甲骨文等中国公众熟悉的美国高科技公司都赫然在列。然而,无论你是拿着放大镜还是显微镜去看,却找不到一家中国的高科技公司。美国最赚钱的公司是高科技公司,中国最赚钱的公司是银行。这就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全世界最赚钱的银行一多半在中国。在全球最赚钱50家公司里有11家银行,其中6家在中国,并且前四位都是中国的银行。除中国的银行以外,排在最前面的是美国富国银行,其利润为230亿美元。这个数值落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后面,仅位居第五。而且只相当于中国工商银行或中国建设银行利润的一半多一点。也就是说,尽管美国是全球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美国的银行却没有中国的银行能赚钱。

银行赚钱多相当于全民缴税。和其他企业赚钱多不一样,银行赚钱多就意味着全社会融资成本高。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的比例为60%。与中国银行业赚钱多相对应的是,中国的资金价格是全世界最高的。2014年,中国一年期的贷款利率达到7%,而美国的一年期贷款利率是2.25%,德国是3.5%,日本只有1%。高昂的资金成本在挤压中小微企业利润的同时,也会通过企业的产品转移到每一个消费者身上。经计算,这6家中国银行企业的总利润为1.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万亿。这个数字,相当于2014年中国税收总额10.38亿元的1/10,同时也相当于全国13亿人口,每人为6家银行贡献830元的利润。

其他最赚钱的中国公司也同样是“收税”型企业。除了银行以外,位列全球最赚钱50家公司中的另外4家中国大陆公司分别是: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海洋石油。无一例外,这4家公司均为垄断性质的企业,并且其产品是非用不可的。和银行一样,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其赚得越多,就意味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越高,其他企业和个人赚钱就越困难。李克强总理一再要求中国移动等企业降低网费,其实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最赚钱企业赚的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的钱。和苹果公司、微软公司等跨国企业是在全世界赚钱不一样,中国最赚钱公司的国际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基本上没有赚到外国人的钱。以占比最多的银行业为例,尽管中国的银行远比美国的银行赚钱多,但绝不会有谁天真到认为中国的银行比美国的银行厉害。美国华尔街集中了全球的金融精英,中国银行企业无论是在人才、制度方面,还是在金融创新、产品设计方面,均与其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最赚钱的银行靠的不是国际竞争力。在这一点上,其他最赚钱的中国公司和银行没什么区别。

中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离不开银行。不但中国百姓比美国人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中国企业也比美国企业更依赖银行贷款。既然是这样,有愿打的也有愿挨的,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不过,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势头似乎已经不可阻挡,并且互联网金融“基本法”已经出台,铆足了劲的互联网金融会依法合规地来抢“饭碗”。与此同时,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已经拿到通行证,有“鲇鱼”们竞争的游戏可不是很好玩的。还有就是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育,企业融资会有更多的门路可找,不再会指望银行这一棵大树“吊死”。大银行的钱是不是还那么好赚,日子是不是还会那么好过,答案基本上已经非常明了。

钱不好赚当然会有很多原因,如果把账都算到银行头上,显然也不客观。大家依然希望中国的银行是全球最赚钱的公司,只是最好是能够随着“一带一路”的布局,多去境外开展业务,从外国人的口袋里赚更多的利润。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