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论道芳华苑·高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论道芳华苑·高端
 

2015年7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带一路”战略需培养专业化国际人才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马文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马文普:“一带一路”战略需培养专业化国际人才

随着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化战略进展迅速。“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的设立等更是将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推进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使得中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

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是人才资源只占人力资源的5%,其中人才资源中的高层次人才,只占人才资源的5.5%。这5.5%当中,国际化人才就更少。国际化人才不仅要有很好的外语能力,更要有很好的专业知识,比如说金融、经济、法律、投资等,还需要敬业精神、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

从现有的国际机构情况来看,中国在国际组织的股东地位,与我们在其中的人才比率还是很不相称的。中国虽然是世界银行和IMF的第三大股东,但是粗略估算,中国职员在这两个机构当中的比例只有2%到3%左右,委以高管的更是凤毛麟角。许多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同样面临人才匮乏的局面,要更好的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大力培养专业化的国际性人才。

中国近年来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比如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另一方面,这些计划相对偏重于技术性和学术性人才,而不是管理性人才和国际性人才。要想解决国际性人才不足的局面,就必须采取科技性人才和管理性人才并重的战略。要想成为人才强国,中国需要多类型的转型,比如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建设,从资源资本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经济增长,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从只重视经济、科技创新,到社会及管理创新并重的发展模式,从主要向国内人才资源到面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的资源,从硬实力大国到软实力大国等等,这些新的人才战略可以帮助中国更快地完成转型。

针对目前中国的国际化战略以及急需增强国际软实力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增加中国的软性人才的储备。

第一,海外突击,提升培养,重点培养一些海外的国际机构及大型企业的高端人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从1978年到去年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达到3518000人,截止到去年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的,在外面的留学人员大约有1709000人,其中1089000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研究,但在国际机构任职或在大企业担任管理职能的只是小部分。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稀缺资源,中国可以选择一些有意回国的职员到国内任职锻炼,给予他们创造较好的发展环境及升迁的机会,再择机把他们推到国际机构,尤其是推到高层位置。

第二,送出海外,鼓励国际人才走出去。在充分利用海外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在国内的有潜力的管理性人才,尤其是具有语言优势的。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到国际机构任职或者挂职锻炼,做到来去自由,最关键的是要承认他们在国外的工作经历、经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免造成出去的回不来,回来的出不去的局面。

第三,海外实习预培。鼓励国内高校和教育机构设立有关国内发展和管理的课程,并有意识地加强与国际机构和海外大企业间的联系,设立实习和合作的机会。比如国际机构的暑期实习项目,这样中国学生就可以比较早地了解国际机构和海外大企业的文化汲取方式,在国际多元环境文化当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第四,国际合作培训。中阿博览会执委会和《中国企业报》集团正在推动建立的中国企业培训国际合作联盟,可谓是中国企业园区走出去的重中之重。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