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调查
 

2015年7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城同质同模式厮杀:
桐乡皮革产业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同城同质同模式厮杀:桐乡皮革产业难题

(上接第五版)

《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除了一二楼能见到顾客外,三楼四楼基本鲜有人走动,许多店铺干脆关门大吉。

“没什么生意。”一位经营皮衣的海宁业主告诉记者,一方面总体现在生意都不好做;另一方面现在是淡季,有些人干脆关门。她说,实际上皮革生意最多也就半年,从9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就差不多了,有的店一年只做3个月,就做春节前三个月。

在桐乡,80%的店铺是自己不生产的,到别的厂拿货或者厂里把货给其经销,只有20%的店自己加工生产,而海宁正好相反。上述业主还对记者透露,在桐乡这种皮衣是卖不出价格的,像一件成本1000多元的皮衣,在海宁可能可以卖到2000多元,而在桐乡也就加一点钱,1000多元就直接脱手了,所以他们基本上是这样,新衣上市基本上是在海宁卖,等差不多了再会分发到桐乡或者其他城市的店铺。

记者拟就相关问题采访世贸中心管理公司,一位顾姓经理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相对于世贸中心,浙北皮革广场似乎顾客更少。记者发现,整个皮革广场除了一楼的箱包鞋店开着,2—4楼没几个店铺开门,倒是4对自动扶梯正在上上下下,发出叽叽呀呀的声音。

然而,让记者吃惊的是,五楼卖珠宝、玉石等旅游产品的地方却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每天都有好几百人。”浙北皮革广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明荣告诉记者,并不只是浙北皮革广场不好,在大环境下,实际上大家都不好,现在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熬”。

尽管顾明荣用“熬”来表示他的心情,但是他正在积极地寻求转型。他告诉记者,浙北皮革广场的地理位置决定他必须开拓旅游产品。浙北皮革广场位于桐乡、乌镇与海宁的中间,包括去杭州,都必须经过他们市场门前,每天来往这三地的游客非常多。为此,他们正投资1700万元把皮革广场的一楼二楼大约16000平方米改造为珠宝、玉器等旅游产品销售区。他说,皮革是有季节的,而设立珠宝、玉器市场,就不存在季节的问题,这样游客过来,都有逛的地方,有可卖的东西。

“价格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顾明荣告诉记者,皮革广场配套非常完善,有按照四星级建设的一座大酒店,每晚只要一百多元,相对于周边非常便宜,这些游客可以在乌镇游玩后住这里,非常方便,晚上还可以在楼下逛逛夜市。另外,他们还为过路游客准备了几十把椅子坐,免费提供开水。就在记者采访时,一位女士过来洽谈在酒店开舞厅的事宜。

新市场投资热情仍不减

尽管市场生意不好,但是市场投资的热情不减。

王涛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石门镇去年获得了中国女鞋名镇之后,正在规划建设一座鞋城。记者通过石门镇政府宣传部门联系桐乡石门湾鞋业城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杰,被告知“在开会”,让记者回头再联系。随后记者电话并短信与其联络均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此前徐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规划,石门湾鞋城整个项目计划投资4.6亿元,占地面积约45亩。其中51%是由政府控股,另外49%由业内民资参与。这样一个由政府控股的专业市场在桐乡还是第一个。整体构架主要包括一个24层的综合办公楼、5层楼的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和综合楼围合出的北侧为大型物流卸货区。鞋城建成后将是一个以零售、批量采购、集中供应、厂家直销、电子商务交易等为主的复合型皮鞋专业商贸城。经过前期的准备,项目9月中旬开标,10月正式施工,预计2015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16年10月将开业。

对于这种政府主导投资的模式,顾明荣倒是非常认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这种专业市场只有两种能够成功,一种是政府主导参与的;另一种就是市场开发商自己做老板,不卖店铺。他告诉记者,皮革广场75%以上的店铺都是他自己的。这样经营的自由度大,像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随时可以降低店铺的租金,甚至公司可以补贴租金给经营户,而如果开发商把店铺卖掉,要他们再拿出钱来补贴,非常难。

在皮革城西面,皮革城二期正在建设之中。记者在一块《工程概况牌》上看到,该工程名称为桐乡华贸置业有限公司(中国鞋业皮革城)二期,建筑面积52700平方米,工程造价5000万元,开工日期为2014年7月24日,竣工日期为2015年8月30日。但显然在这一期限无法完成施工,因为工程刚刚做地基。

而在皮革城二期的西面,跨过桐乡客运中心,华贸置业投资的桐乡华贸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墙面广告上写着“小商品的海洋,旅游购物天堂”。广告介绍说,桐乡华贸是集小商品批发、旅游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全新体验式休闲购物中心。项目总投资5.3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

世茂中心二期也刚刚开业。资料显示,桐乡世贸中心二期占地面积206亩,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投资30亿元。

对于桐乡皮革市场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讳莫如深。

记者首先找到桐乡市商务局,商务局市场科陈科长告诉记者,桐乡的专业市场比较多,所以在发改局下面设了一个二级局,专门负责市场建设,建议记者去那里了解情况。记者找到桐乡市发改局,一位魏姓科长告诉记者,市里专门成立了一个市场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桐乡市市场监管局。记者找到桐乡市市场监管局,但没人知道有这样一个机构。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让记者去找市场监管科的殷科长。殷科长在请示领导后又让记者去找宣传部。记者多次拨打宣传部办公室电话,均无人接听。

“不好说是哪届政府的问题,但在规划上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王涛告诉记者,不管是什么市场,实际上经营最后都离不开桐乡的产业———羊毛、皮革以及皮草。这么多皮革市场,最后的结局只能是经营户在同一座城市、同样的产品品质以及同样的经营模式间相互厮杀,恶性竞争。而不可能像海宁皮革城、义乌小商品市场那样,都是政府主导投资的,就一个市场,相对公平也易于管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