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模式
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转型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
(上接第一版)
但总体上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中国企业如何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赢取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必须全力以赴去破解的重要命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更需要走出一条低碳运营、绿色发展、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之路,既为自身赢得更为强劲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又为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广大企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无疑将对应对气候变化起到重大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此,广大企业要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全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和全球化视野,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重要内涵和主要抓手,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企业长期战略,紧紧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结合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制定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生产与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科学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企业低碳运营水平。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发挥董事会等战略决策机构在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加强生产经营、技术开发和环保节能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建立企业内部责任制,把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个人和项目;引进碳减排技术人才,强化员工队伍培训,充实应对气候变化的人力资源;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减少因为管理原因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强供应链环境责任管理,在投资、采购、销售、维护等各个环节加强产品与服务的碳足迹评估监控,将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贯穿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始终。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进一步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开展能够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减碳、无碳和去碳技术研发,加快低碳技术应用步伐,拓展低碳技术应用范围。特别是能源、运输、冶金等碳排放密集行业的企业,更要大力开发应用新的低碳技术,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企业生产体系。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开展低碳技术服务,减少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树立绿色文明典范,带动全社会可持续消费与低碳生活。企业要在金融投资与基础建设、产品开发与服务提供、生产经营与日常办公、社区发展与公益事业等各个领域全面自觉地践行绿色低碳文化,通过自身的行动力量和示范作用,感召和引领广大员工、业务伙伴、客户、消费者与社会大众秉持可持续消费理念,在衣食住行、购物旅游、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加快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转变。
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企业界内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主导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各行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企业界要积极参与国家绿色低碳与节能减排立法、政策、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工作,为党和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献计献策。企业界要加强与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对话与合作,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争取更多智力投入和舆论支持。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关注气候变化的国际平台,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与国际组织、国外企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相互促进与密切交流。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严峻形势下,广大企业要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行动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和影响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类美好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系作者在2015“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的讲话,本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