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9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9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7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改革方向
影响银行业务结构调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于学军

央企改革方向影响银行业务结构调整

银行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在国民经济循环中主要发挥中介的作用。而在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银行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银行面临营业收入下降,另一方面不良资产也在不断的爆发。只有适应经济新常态,拥抱互联网,推动升级,中国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才能有未来。

中国银行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局面或严峻挑战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

第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金融风险不断爆发。事实上,这轮中国经济下行周期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首先在浙江出现,大量民营企业倒闭;2013年这股风传到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东部经济出现下行,东部经济的整体带动力量减弱;2014年,几乎所有的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中国GPI连续下降,并且至今未见降幅减缓趋势。这反映在企业当中就出现了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相关方面对这轮经济下行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艰巨性并未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在不少策略上带有临时性、暂时性的特点,使得不少宏观政策效益并不明显。甚至在持续的经济下行以及企业信贷风险不断爆发的情况下,消耗了银行大量的呆坏账、准备金,造成银行经营效益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盈利能力快速下滑。

第二,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金融改革措施对银行形成明显的挤压效益。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在保持宏观低迷的情况下不断放松,主要体现为降准、降息。降息实际上又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势必加大银行负债成本,促使利差收窄,直接冲击银行的盈利水平。

在资产端,银行一方面是负债,另一方面是资产。资产端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放宽,央行加大力气引导金融市场,整个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的同时,银行资产的收益水平也出现了下降。

第三,股票市场的暴跌亦是中国银行业的一大严峻挑战。互联网金融、存款保险的推出以及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出台,对银行业务结构、风险管控的水平以及盈利能力带来明显的影响。

过去常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的血液。事实上,它只是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而银行作为经济循环的中介实际上处于被动地位。银行离不开实体经济、离不开市场,离开市场经济、离开市场就将成为无源之水。

因此,银行一定要围绕市场主体作业,研究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的转型升级,首先应当研究市场主体及其变化,以及金融市场本身的变化与结构。这在中国市场,可以表现为一些突出的现象。

银行与央企、国企等在一些领域带有垄断性地位的企业打交道的意愿强烈。这是因为,在中国,央企对经济效益有保障;同时有政府做背景,可享受政策的优惠;此外,它控制、垄断一部分国有资源,政府的投资支出很大一部分就是央企。

需要注意的是,未来央企的改革方向。如果是仍然保持着目前状态,维持一个庞大带有垄断性优势的体制与体系,那么对银行来说这块业务仍然是很重要的,央企仍然是银行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政府融资平台,也是目前中国的一个现象。去年国务院发布43号文,对融资进行规范,要求地方负债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在实际执行当中却遇到了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等问题。政府融资平台下一步何去何从,对银行信贷业务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亦将成为传统银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向标。对银行业来说,除了普遍的P2P模式之外,最近引人关注的就是微众银行和网上银行,这类模式颠覆了传统银行的理念,利用各自的互联网资源优势,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人小额融资问题,这对传统银行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此外,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银行业所必须关注的。在传统的间接融资模式之上,逐步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这将是中国金融业的大势所趋。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一定会对银行业务带来明显的影响。

综上,面对国内经济下行、股票暴跌等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升级应该体现在几个方面。

最重要的是业务结构的调整:关注央企改制及经营情况的变化,关注政府类负债模式的变化以及银行的切入方式,关注城镇化发展以及地方、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关注小微等成长类企业发展、开拓投资类企业,关注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并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把按揭类贷款做成银行长期的业务重点,但需要更加稳健、严谨,不宜突飞猛进。

此外,银行业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与思维,加快步伐与经济新常态对接。拥抱互联网,与成熟的互联网企业结合,创新发展业务模式。与金融市场深度融合,发展好投资银行业,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业务相结合,并将这方面的业务发展好。风向控制亦不能掉以轻心,按银行的规律办银行,更加严格控制风险。(作者系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