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德州市而
言,京津冀一体
化无疑给德州市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使得德州的高素质劳动力有更多的市场流向。
“德字号”劳务品牌叫响京津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宋笛
“德字号”劳务品牌叫响京津冀
德州优质人力资源不断充实到各用人单位
德州市公布的建设京津冀“一区四基地”工作方案中,“建设劳动力输送基地”对众多求职者来说,无疑开启了新空间。对此,德州市有关部门表示,在建设劳动力输送基地方面,做出了力争每年对3.5万名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以及创业培训,目标是每年为京津冀经济圈提供2万名高素质人力资源。
目前的德州,已经基本建立了一整套从大学生就业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培训制度,未来的德州将要建立一个包括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城乡一体的劳务输送网络,建设劳动力输送基地。
劳务输出新机遇
德州是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市,2014年国家调查局德州调查队的一份调研显示18.2%的劳动力选择在县外的地区务工,其中在省外打工的劳动力多选择京津冀一带。
目前全国各地“德字号”劳务品牌已经颇有名气,其中包括德州焊接、德州电子、德州汽摩、德州数控等,“四方技工”还获得省级驰名劳务品牌和全国劳务品牌推介会优秀品牌。
同时还在一些地方形成了“德字村”,比如“上海宝钢的宁津村”、“天津的乐陵区”、“昆山的夏津园”、“北京的庆云街”等等。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德州市加快寻找属于自己的新机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正在多层次、多渠道推进。近日,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在率队考察德州时,针对德州的人才资源和劳动力市场,表示滨海新区与德州不仅要加强经贸关系,也应加大人员交流的力度。双方其实在2013年就举行过相关主题的合作恳谈会,天津将在德州重点打造产业转移、制造业配套、农副产品供应、劳动力输出、商贸物流等“五大基地”。而此次宗国英也表示在未来也会在双方产业配套、优质劳动力输出等方面做好对接服务。
对于德州市而言,京津冀一体化无疑给德州市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使得德州的高素质劳动力有更多的市场流向。
园区就地吸纳
目前德州市农业人口数量为287.94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为3.35亩,能否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使其在工作中成为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德州市能否成为劳动力输出基地的重点之一。
2014年德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万人,在6月份就已经完成当年预期目标的65.33%。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半年的时间内,德州市通过开展各类就业专项活动,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同时,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召开各类招聘会、洽谈会126场,提供就业岗位9.2万余个,免费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21.9万人次。
短期的活动对于促进农村就业是有一定效用的,而在这之外的长期结构性尝试则更值得借鉴。
德州市数年前就开始进行的行政村合并,合并后的几个村称为一个社区,2014年有30万农户81万人住进了新社区。随着新社区的建成,盘活了10多万亩农村宅基地,部分被复垦为耕地,部分根据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成为产业园区的建设用地,而这些产业园区成为了德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点区域。
2014年底,德州已建设配套产业园区876个,产业园区的税收接近40亿元,40万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农民来自园区的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5%。
而在2015年,德州市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5万人,同时从2015年3月起,农村劳动力也纳入了失业登记的范畴。
更多的期待来自于未来德州农村劳动力技能素养方面的大幅提高。
根据山东省在2014年颁布的《山东省教育厅实施山东省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德州市从2015年开始的三年中将要培训16.5万农民工,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人才尽其用
高校毕业生一直是高素质劳动力的典型代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很大程度促进德州从劳动力输出大市向高素质劳动力输出大市的转变。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公布了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的50所高校名单中,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名列其中。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共有高职毕业生1251人,总体就业人数1249人,初次就业率达98.4%,整体就业率达99.8%,在全省134所院校非师范类高校专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中,连续五年位居第一名。
在此前的4月,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同时期各地市最大规模的招聘会“春季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招聘活动服务西部经济隆起带专场招聘会”。
此次大型招聘会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和省内十七地市的1160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了15000个工作岗位,根据统计,到场的超过12000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了20000人次的就业意向。
在鼓励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德州市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也给予了政策方面的扶持。在2014年,德州市人社局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这份计划,人社局将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创业补贴标准。5年内全市安排不少于2.5亿元创业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创业。同时,实现创业政策贯通,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工商注册等方面落实政策、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