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经济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形同“手递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金骐
一小时经济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形同“手递手”
时下虽然正值暑热高温季节,但在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项目建设现场,紧张的施工仍在有序进行。正是因为风雨无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很多厂房的主体工程就逐步封顶。“这个项目是中关村海淀园在北京之外打造的首批第三个试点园区,在山东省是第一家。”提及这个项目,齐河县招商局负责人自豪地说。
“飞地经济”遍地开
中关村海淀园决定向齐河抛出“橄榄枝”,双方以品牌换空间的方式合作共建园区。发挥地缘亲缘优势打造“飞地经济”,德州市已不是第一次。
天津市红桥区与德州市下属的庆云县,两地合作共建的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北方首个异地共建的“飞地经济”试验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河北园”,景津集团、津北石油等河北企业入驻;宁津县建起对接滨海新区工业园;乐陵市与天津市塘沽区合建循环经济示范园……
随着高铁开通和首都经济圈辐射扩容,德州的确在时空上和京津贴得更近。
“现在,德州到北京乘高铁最快不到1.5个小时,到天津不到1个小时。”德州市招商局相关领导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京沪高铁开通后,德州成为北京1小时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
不仅如此,境内铁路、公路等交错纵横,尤其是京沪高铁开通后,步入了高铁时代,实现了1小时进京、半小时入津。将德州市列入协同发展城市,不仅能有效带动京津冀区域的联动发展,还将进一步强化京津冀与江浙沪、沿海与内陆的联系,起到“布下一颗子,做活一片棋”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肖金成曾对媒体表示,与石家庄相比,德州离北京更近,一旦融入首都经济圈,所获得的加速度可能更大。
“外企”占半壁江山
为加速与京津冀的对接,在2014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德州太阳能开发利用博览会”上,500余名专家、客商与德州市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商合作发展大计。签约的88个项目中,与京津冀合作的项目占比超过一半。
半年前,《中国企业报》记者实地参观一家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民营企业,在这里,千亩厂区里分布着一个个车间,一排排着装统一的女工正在织着滤布,完全无暇顾及旁人进出。而在另一个车间,男工人们则忙于操作数控系统,在轰鸣声中生产出一张张高质量的滤板。
公司的管理人员称,“德州和京津冀的联系一直很紧密,我们就是河北的企业,后来和天津合并,取名景津集团,2012年全部落地德州。”
落地后,景津集团从几千万的年利润发展到20亿元,生产厂区也从百亩到了千亩。“别看德州与河北景县相隔半小时的车程,德州给予企业的优厚条件确实远远超越了河北。”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德州的金融、投资环境都优化得不错,在景县贷款到处奔波,还拖延时间,而德州政府协调金融机构人士蹲点企业,指点企业如何办理,节省了企业不少精力和时间。
景津的快速发展只是德州引入京津冀企业的一个缩影。近些年,德州将生态科技城作为战略重点开发建设,截至4月,共落户项目75个,总投资608亿元,其中中商智慧总部基地、北京恩源国际地理标志产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等42个项目落户核心区和高铁新区产业园,总投资350亿元。
8大产业留足空间
“融入京津冀一体化,能将我们更快捷地带入到他们的大市场,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前沿的市场及科技信息,并能进一步加速高端人才的引进,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德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市经济合作局局长乔方红说,德州许多企业都对融入京津一体化充满期待,德州市为此也积极做好准备工作。
据介绍,为推进招商引资、加速经济发展,该市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瞄准全国一流目标,努力做到效率最高、质量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
“为加速与京津冀地区的对接,今年德州将着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切实将中心建成京津大院大所技术转移机构的集聚区。建设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切实将市场建成科技服务机构的集聚区。”乔方红表示,将围绕全市8大工业产业集群、47个工业产业基地、107家龙头企业建设,培植一批带动力强、税收贡献大的财源支柱企业和产业基地;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具备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基地;培植一批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培植一批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基地;培植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能够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和产业基地,形成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体系。
对接合作不止是产业。目前,德州市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实现医疗合作。同时,德州市正加大黄河北展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等景区绿地建设,积极打造面向京津冀的养老医疗服务和旅游、休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