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5版:德州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5版            德州报道
 

2015年7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典治污
推进京南生态功能区建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金骐

重典治污推进京南生态功能区建设

在2015年6月5日国际环境日,德州市向外公布了一份环保成绩单:在海河流域7省市和全国9大流域、25个代表城市中,“海河迎查”一举拔得头筹。另外,大气质量改善明显,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监管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10天后,德州市出台《建设京津冀“一区四基地”工作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德州市将从水、大气、林木植被、湿地建设等方面加大各项投入,建成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美丽幸福德州的建设。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较量:改善环境质量,为京津生态建立起强大的南部屏障。

改变正在发生,成效渐次显现。“治用保”见成效

不久前结束的“海河迎查”一役,“五连冠”的成绩不仅仅树立了德州形象,对德州未来的发展、对周边的生态改良意义更大。

“海河迎查”为德州市的水污染防治吹响号角,以此为契机,德州市按照“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的要求,不断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对全市所有河流实施全流域、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治理,有力保障了南水北调和海河流域水质安全。境内五条主要河流水质提前两年达到国、省确定的目标,连续四年荣获山东省水环境质量改善奖。

经过“全民动手”,德州的城市水系从整体看实现了跨越式提升,76个“十二五”规划内项目,不仅提前两年完工,还拓展实施了377项治污工程;在全国率先整建制实现污泥全部规范化处置;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能力提档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环境空间。

水环境的改善,对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无异于加装了一个“推进器”。德州通过推行污水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创建“环保五型企业”,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千亩湿地”行动等一系列环保工程的推进,改善了县(市、区)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铁腕治理大气

有人说,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总结当前的环保工作,是大气;用一个关键词概括矛盾焦点,是大气;用一个关键词描述群众期待,依然是大气。

群众的关心,有埋怨,但更多是鞭策;群众的期待,是压力,但更多是动力。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德州市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和政治责任,召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动员大会,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印发实施“蓝天行动计划”,与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考核督导,大气污染治理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有序推进:

为有效治理工业废气,德州对市控以上49家企业全部实施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改造;对9家存在燃煤散烧、烟气直排的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对8个石灰窑、398个土法烧制木炭窑予以坚决取缔。

在扬尘治理方面,住建、城管、环保等部门对中心城区建筑扬尘、道路扬尘、物料堆场扬尘、商混企业、烧烤油烟进行集中整治。

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作为防污重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淘汰高污染车辆28306辆,其中黄标车17265辆,老旧车11041辆。

2014年以来,德州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四项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同比分别下降17%、13%、23%、7%。前三季度德州市获得省级空气质量生态补偿1229万元,在全省位居前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植树造林求长效

近年来,德州市在实施“生态美市”战略中,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打造“魅力德州”、“绿色德州”和“宜居德州”。

“三个”德州建设,都离不开植树造林。德州市有林地面积达到544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102万亩,花卉苗木2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近35%,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60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240亿元。德州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市级以上湿地公园21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8处;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1个、省级绿化模范县1个、省级绿化示范乡镇15个。

德州市自2012年决定启动三年大绿化工作,利用两年4个植树季节,围绕“路网、水网”建设,重点打造全市28条省级以上道路、铁路以及22条主干河流两侧高标准生态廊道系统。截至目前,三年大绿化造林百万亩,植树1亿株,市级重点工程41万亩,植树3000万株的任务已全部完成。

在实施“三年大绿化”工作的同时,鲁冀边界防护林工程是德州林业工作今后两年的重点,也是林业工作与全省“一圈一带”战略衔接的重要载体,这项计划已于2014年冬季启动,计划用两年四个植树季节打造完成。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