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今日华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今日华兴
 

2015年7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一线,他们的优秀如树一般扎实

来源:中国企业报  

在一线,他们的优秀如树一般扎实

6月30日,在华兴公司召开的庆祝建党94周年表彰大会上,表彰了16名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有的在生产一线挥汗如雨,有的在销售市场栉风沐雨,有的在后勤岗位默默奉献,还有的在机关部室当着“勤务兵”,岗位不一样,但奉献都出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兴共产党员。杨国强

50次洽谈换来一笔大订单

困难面前,放弃的理由纵使有九十九个,也抵不住身为“党员”这一个不能放弃的理由,就这一个理念,石材机械公司鲁西南销售办事处经理杨国强在开拓市场中,在数不清的困难面前从不言弃,为公司石材机械在鲁西南得到推广,将一个共产党员开拓精神发挥到极致。

记得有一个客户,从第一次接触,到最后签订购买合同,杨国强与客户洽谈了50多回,硬是靠着永不言弃的精神,终于把多款产品成功推销给了客户,并创下了他销售工作中最大一笔订单的纪录。

2014年腊月,杨国强第一次拿着产品材料去拜访平邑县某客户,客户因为产品价格和付款方式当场回绝了他。

这样的场景,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了,杨国强早有心理准备。他想,我们华兴的产品质量好,后期服务及时、到位,我们能随叫随到,不耽误客户工作进度,这是任何厂家根本无法比的,只要对客户解释透彻,应该有回旋的余地。身为党员的职责就是不管面对的困难有多大,都要坚持到最后。

第二天,杨国强再次走进客户的办公室,对客户进行耐心的解释。好在该客户是华兴的老客户,多少给他点面子,抓住了客户的这一心理,杨国强水也没顾得上喝一口,详细为客户介绍了华兴的售后服务制度、售后服务网络和路南办事处的人员配备,最后,嗓子渴得要冒烟了,可客户还是犹豫不决。

“如何让客户相信我们,这是最关键的。”在经过50多次洽谈以后,杨国强提议让客户到华兴进行考察,然后又领着客户到莱州,现场观看液压端梁锯的现场使用情况,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让客户选择了华兴。

回想这整个过程,杨国强细算了一下,和客户洽谈了总共52回,最终凭着共产党员的真诚和困难面前不言弃的精神,赢得了客户信任,客户购买了价值200多万元的设备。(朱肖红)刘化义

“抠门”管理降耗20万

在自己的有效管理下,一年为公司节约了20多万元的辅料成本,人均降耗大约2万元,看到这个数据,石材机械公司喷涂车间主任刘化义心里甚感欣慰。

整个石材机械公司,喷涂车间是使用各种辅料最多的部门。刚到喷涂车间时,每天不是给员工开单子去领各种腻子,就是领油漆和稀料,作为车间主任,刘化义觉得当务之急,就是自己要想办法降低各种材料耗费,节约成本。

刘化义先是对员工日常使用的各种辅料,做常规性了解和统计,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掌握基本情况后,刘化义变着法实施节能降耗计划。他在车间内,组织各工序开展节约辅材技术比武活动,比同样多的活,看谁的用料最少、效率最高,在车间树立标杆,让大家有样可学。同时,他还采用个人记账法,把员工领用辅材物资,以个人名义记录在账,月底进行节约考核奖励,鼓励大家参与节能环保。通过以上措施,喷涂车间为公司节约了辅材成本20多万元。

不仅在节能降耗方面加强了严控,在抓产品质量上,刘化义也独具一格,主动配合质检部门实施了“质量追溯制”。在质检员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给所有的大中件标上代表员工序号的标签,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从根本上排除了员工的侥幸心理,车间所有员工的质量意识明显提高。

在他的管理下,喷涂车间的很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车间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八集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作为一名基层管理着,刘化义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比如在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上,他想着如何再下功夫,确保员工健康生产。(朱肖红) 刘广峰

风雨兼程送货忙

作为一名货车司机,农装事业部刘广峰时刻提醒自己:工作就是要确保安全驾驶。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风上要时刻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任务面前,吃苦在先,不讲借口。

心里是这么想的,在行动上他当然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农装事业部临时决定,要去陕西参加一次产品推介会。由于时间紧,路途又远,公司领导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驾驶技术娴熟的刘广峰。接到通知之后,他二话没说,就去公司装货,为了确保在第二天下午4点之前赶到会场,晚饭也草草应付,连夜驱车赶往会场。

由于是第一次去陕西,路况不熟悉,加上又是在黑夜,一整夜他连眼皮都不敢眨一下,集中所有精力,按照高速路上的路标指示往前走,实在累了,就在服务区稍微休息一下。为了不走弯路,刘广峰在服务区尽量向一些老司机多打听前方路况,做到心里有数。

经过20多个小时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按时到达了约定地点。原本货送到了,他的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了,他也该放心去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当他看到公司的会场还在紧锣密鼓地布置,他又主动留下来,克服疲劳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把所有的货安全的卸下,最后把车开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车上找个位置“狠狠的”补上一觉。

这就是刘广峰,对他来说,接受这种临时任务就如家常便饭,但他从没有过任何的怨言,他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随时待命,尽职尽责。(朱肖红) 崔琳

以党性自我要求但求心底无私

金属物流公司采购部员工崔琳,在采购工作中,坚决执行公司规章制度,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严格做到“尽力降低采购价格,坚决不吃客户回扣”,为公司争取最大利益。

2010年崔琳进入采购部工作,刚开始接触钢铁贸易,对H型钢、圆管、工字钢、角钢、中板、卷板等钢材知识不了解。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崔琳从各种渠道搜集这类知识,除了直接向客户索要“小册子”。还从网上搜索下载,在实际工作中,再具体比对,很快掌握了钢材的材质、理重、规格等知识,为干好工作打好了基础。

采购来的钢材到货时间没有准,有时候晚上,有时候年三十也要卸货,工作忙了,还要给负责卸货的员工挂吊钩、递工具,做些辅助性工作,这些工作在崔琳看来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石材公司焊接矿车用的槽钢对规格尺寸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尺寸混乱就会增加焊接量,造成成本浪费,因此,在采购时,崔琳格外细心,每捆都要测量,保证每一捆规格一致,减少公司损失。在装车前测量还容易,难的是,有的钢厂装车时不让进现场,这个时候,崔琳就只有等运货车到钢厂门口了,再爬到车上测量,一辆车大都装20捆以上,崔琳只好爬上爬下,左测右量,身体不免磕磕碰碰,也累得腰酸背疼。

“工作苦累都不要紧,最怕的被人误解。”崔琳说,工作中,有的员工认为采购部的工作是“肥差”,动不动被人怀疑采购部员工吃客户“回扣”,这与当前的一些社会风气有关,应该说猜测有其“主观合理性”,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在工作中,确实有客户提出“回扣”的事,崔琳总在和客户沟通中婉转表达自己的态度:在工作中掺杂“回扣”,这样的买卖不会长久。有了第一次回扣,再一次采购在价格上面就没有回旋余地。一个人有了吃“回扣”的念头,采购价格就很难落下来,这样的采购,是对公司利益的直接损伤。

崔琳说:“党性原则要求我不能吃回扣,我自己的底线也要求自己不能干这样的事。只有放弃吃回扣的念头,才可以在和客户谈价格时有底气。”因此,崔琳在工作中,把“采购价格最低”放在第一位,“能够为公司采购到价格低的材料,咱心里真是很高兴,觉得这才是本事”。(范振春) 杨庆华

让每一名员工都有“出彩”的机会

在杨庆华担任车间主任的波腹板车间,员工最大的26岁,而且大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中专生或者技校生。杨庆华说:这些员工每个人真的就像是一块“白板”,来到波腹板车间工作,我就要从工作、安全、为人处世各方面教导他们,给他们填充工作、生活的色彩,让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锻炼提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波腹板车间是公司重点车间,担负波浪腹板构件焊接、设备装备等人才培养任务。

随着公司的发展,波浪腹板钢构件在市场应用越来越广,从厂房到住宅楼、地铁,应用领域逐渐延伸。工程量也越来越大,波浪腹板自动焊接装备也销售到全国各地,急需大批专业熟练型、能力综合型的人才,为客户做好培训及其他售后服务。

为了搞好生产、培训人才,从担任车间主任伊始,杨庆华这位具有研究生文凭的波浪腹板自动焊接装备专家,从安全、设备、操作、为人处世各方面,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培养,逐渐培养出了一批骨干员工,并把这些员工安排到班组长、主操手等重要岗位。

搞好生产,先要搞好安全。杨庆华说:“这些大学生,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不知设备具体操作步骤,关键是对安全没有防范意识,有时候,明明很危险了,他却不知道,还在继续工作,非常让人担心。”

为了抓好安全工作,杨庆华配备专职安全员,每天进行安全生产巡查,每月进行一次全车间集中培训。

一边抓安全、一边抓生产、一边培养人才,杨庆华工作做得有条不紊。

波浪腹板自动焊接装备,是目前钢结构行业最先进的智能化装备,焊接编程、焊接参数、机器人姿态、开合信号等,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操作,派往客户作为培训师的员工,更需要掌握全面的装备、操作、维护等技能。

为了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杨庆华在精心培养骨干人才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擂台赛”活动,每月举行一次,鼓励每一位员工参赛,从中选拔综合型人才。

杨庆华说:擂台赛已经举办了6期,员工才能得到展示,在比赛过程中,综合考察、掌握了员工学习态度、工作能力等,培养了员工集体观念,选拔出了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后,车间还会改进培训方式、创造更多机会,让每位员工在工作中成长成才。(范振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