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人文生活
 

2015年7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作孚:梦寐不忘国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晋珀郭婕薛怡然

卢作孚:梦寐不忘国难

“一代船王”卢作孚,是毛泽东赞誉的“中国近代史上四个不能忘记的企业家”之一,尤其他那“梦寐不忘国难”的精神和意志感人至深。

对抗日本轮船

卢作孚生于1893年四川省合川县(今重庆市合川市),是中国民生公司的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年少时的卢作孚是一个爱国青年,18岁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在此期间,卢作孚接触到了民主、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决心要实业救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四川要想办实业,就必须先办交通。而当时四川与外界的交通主要靠水路,于是他决定办航运。他购买了一艘载重70.5吨的浅水铁壳小船,取名“民生”号,以后逐渐增加,并将其公司命名为“民生”。民生公司的客舱无论什么时候都一尘不染,服务生彬彬有礼。客船上,无论贵贱,一律有仓位、有饭吃、有水喝,并且没有其他船上常见的黄赌毒现象。

1929年,卢作孚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川江(宜昌入川至滨江的长江江段称为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此间还曾担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交通部副部长和全国船舶调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当时正值日本船只横行川江,日本的太古、怡和、日清等轮船公司凭着强大的实力,大幅度降低运费,企图挤垮华轮公司独霸川江。中外轮船公司竞争非常激烈。

面对这种形势,卢作孚命令:中外轮船进出重庆港,都必须向川江航务管理处结关,迫使日清公司接受中国海关检查,开创了外国船只接受中国地方政府检查的先例。作为川江船务管理处处长,他废除了甲级船员必须用外国人的陈规,甚至在民生公司旗下所有的客轮床铺上,都写上“梦寐不忘国难”几个大字,时刻提醒着乘客,不要忘记日本人正在烧杀抢掠,号召炎黄子孙团结一致,抵御外敌。到1935年,日清公司由盈转亏,太古、怡和见势不妙,亦悄悄退出川江航运。

中国的“敦刻尔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阻止日军沿长江向重庆西进,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军事会议决定,将调征的12艘海轮,国营轮船招商局的4艘江轮和民营公司的轮船凿沉于江底,在湖北田家镇长江段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不久,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又采纳了卢作孚的建议。

1938年武汉告急,大量的军政人员和军用装备、工厂必须西迁,宜昌一下子成了长江上人员和物资西进的转运地。几乎所有从武汉撤离出来的人们都挤到了这座小城,一夜之间,西迁的移民和物资,把这座小城撑得爆满。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宜昌也成了日军的囊中之物。

卢作孚立即连夜召集各轮船公司的负责人、船长、技术员还有船员开会。他提出,必须集中长江上的所有船只,才能将堆积在宜昌的9万多吨重工业器材运走。为了尽快抢送百万吨零散货物和大批难民,卢作孚指挥部下,在三峡航线增设码头和转运站,临时增加雇佣了3000多人,征用民间木船850余只予以协助。卢作孚心里想着,中国的这点元气不能伤,能多运一点是一点。

民生公司在这次著名的宜昌大撤退中,承担了90%以上的运输任务,损失轮船16艘、116名员工牺牲、61人受伤致残。一直到1940年宜昌沦陷,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员、难民各类人员共计150余万人,货物100余万吨。在短短的40余天里,民生公司抢运出宜昌的大部分难民和滞留在宜昌的三分之二的物资。这次抢运出来的兵工厂的机器设备,每月可造手榴弹30万枚,迫击炮弹7万枚,飞机炸弹6万枚,十字镐20多万把。

参与新中国建设

新中国的建立,卢作孚尤为振奋,随即安排和指挥民生公司滞留香港和海外的船舶驶返内地。在民生公司各分支机构和船员的同心协力之下,18艘滞留香港的主力船舶突破封锁,陆续驶返内地,参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1950年6月,卢作孚作为特邀代表,由香港到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随后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北京期间,他曾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还多次与其他中央领导见面。在与领导、朋辈的畅谈中,他对新中国的建设,对公司的未来,都充满了希望。

建国初期,战火方熄,百废待兴。卢作孚整日奔波于民生公司,日夜操劳,体力已不如从前,于1952年2月8日遽然离世。

卢作孚一生光明磊落,洁身自好,公正无私。秉承着父亲的遗志,卢国纪(卢作孚次子)1984年在重庆重建民生公司,历任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务。2006年至今任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卢铿(卢作孚孙子)担任海尔地产董事长,延续了祖父的“花园梦”。(作者单位: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