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经济全线陷落
八年抗战:被毁坏的中国经济之四
来源:中国企业报
民国经济全线陷落
日本侵华战争在1937年7月8日之后终于全面展开。
战争的重心从北京转移到了上海。彼时的上海,已经有了一个至今仍被提起的名字:“东方威尼斯”。
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发展为集航运、外贸、金融、工业、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据1933年的统计,上海工厂数占当时全国12个大城市工厂总数的36%,资本额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数的60%。这些工厂的生产净值占全国总值的66%。其中,外国对上海的投资更加集中:1931年,外国人对上海投资总额达11.1亿美元,占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的34%。
学术界将上海的成功归结为“民国经济政策的典型短期成果”。
中国抗战史学会的学者们介绍说,1937年7月至1945年间,资委会预算内投资近12亿元,这些资金在后方各省兴建了一百多家企业。
战争开始后的1937年8月9日,四行联合贴放委员会在上海成立,统一核定各类放款。这个机构成立的目的在于支持后方工农业生产,这被视为从经济层面上展开全面抗战的一个明显信号。战后,这项政策的后遗症开始出现,它最终导致大量的国家资本进入产业。
那时候,国民政府更看重的是由1935年启动的法币政策导致的抗战格局。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15日公布《非常时期金融稳定法》,封锁储备金的支付,宣布支付期限为无限期。
针对日本联银采取外汇掠夺政策引起法币汇率动摇这一情况,国民政府取消了无限制供应外汇的法币发行基本原则,并实施限制汇款及返还的法令。
金融政策的强制执行最终使国民政府获得了部分可以用来抵抗的资本。
上海的战事从8月13日开始,很快结束。1938年,民国经济政策辐射到的重点城市几乎全线陷落。至此,民国经济政策几乎无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