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9版:园区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9版            园区特刊
 

2015年7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引资本之水入企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袁劲松

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引资本之水入企业

宿马现代产业园区新城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新常态、新形势、新挑战,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及早谋划,借势发力,围绕产业聚焦,在规范清理招商引资政策和合同的基础上,坚持依法依规、用活用好规范性政策和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园区招商引资势头不减,经济发展逆势上扬。

今年1—5月份,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316.72%;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同比增长14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4.66.5%,其中外资1687万美元;18个市重点调度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27%;16个市城建重点调度项目累计投资8.9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6.28%。

出台政策引导企业转型

新常态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宿马园区注重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政策研究,研究出台了《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关于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了1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1亿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园区加速行政审批,减少行政收费;加快兑现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发挥基金作用,支持企业做大;完善园区配套,帮助企业发展;快速打造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快企业投产达效,加快推动园区发展。

同时,宿马园区还积极坚持“走出去”学习,组织机关各有关部门、宿马投资公司、托管乡镇相关负责人先后到芜湖江北产业集中区、郑浦港新区、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涂开发区及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等园区,学习借鉴发展先进经验,探索新常态下园区发展有效途径。

多举措创新融资平台

针对企业运行中凸显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宿马园区以创新融资合作模式为主抓手,快速推进经济运行。

园区以担保公司为平台,设立2亿元专项风险补偿基金,重点扶持20家创新型、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与淮海银行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为5家园区注册企业融资拓宽了融资渠道;高铁站改造扩建等8个PPP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整体打包新汴河水系整治等6个项目,申请农发行整体城镇化建设贷款15亿元进展顺利;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鸿丰生物、凯欣糖药业等自主创新型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上市。

同时,园区积极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充分发挥创智物流园、马钢机械产业园、农产品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及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综合保税仓、科技孵化器、应急中心公共平台作用,形成新的产业链,加快园区发展。1—4月份,宿马园区各项经济指标稳步保持全市前列,预计上半年,能够按序时进度完成“双过半”要求。

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

宿马园区推陈出新,以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为平台,整合安徽农业大学、宿州学院优势科研资源,拓展了园区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首位产业集聚;以综合保税仓、科技孵化器、皖北医药物流园等公共服务项目为平台,积极整合各级各类政策资源,形成新型产业链,加快推进园区外向型、创新型、保障型经济快速发展。

以佳达创智物流园为平台,吸纳6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实现新增就业1200人,加快推进中小企业集聚。中小企业创智物流园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正在宿马园区形成,创智物流园作为培育小微企业的重要载体和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集产业研发、生产、销售、仓储、运输与一体,为初创业和有志创业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创新、创业平台。2014年1月,创智物流园被团中央授牌“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

“软硬兼施”提升服务

要让凤凰留得住,先要种好梧桐树,关键还要看服务。

宿马园区进一步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机关规范化管理制度,努力追求全面、规范办事,提升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思想、工作作风、廉洁从政建设,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精神。优化服务建设,完善内设机构设置,继续开展“百名干部推百个项目”活动及项目专员负责制,对企业实施一对一“保姆式”贴身服务,努力建设园区优质软环境。重新梳理了宿州市下放的167项市级行政审批权限,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公开全责清单,“一书三证”办理缩短至7个工作日办结。

目前园区上下已形成谋发展、抓落实、敢担当、善突破的强大合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一马当先”的“宿马速度”打造宿州东部新城。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