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5年7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粮仓”想做大粮商:
政策下的蛋难以孵成市场上的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江金骐

“大粮仓”想做大粮商:政策下的蛋难以孵成市场上的鹰

【点穴道】

中储粮作为终端市场上的“后来者”,在品牌经营上有先天性短板。

中储粮作为世界最大的粮食储备库,其很多的优势无法进入自由市场参与竞争。

中储粮作为有“政府化”光环的企业,其执行政策性行为与市场化经营是否存在明确界限,一旦两者存在交叉,则难免会造成“与民争利”的公众苛责。

中储粮最近又被公众盯上了,这次是被审计查出问题。而两个月前,因下属粮库出现“以陈顶新”问题被央视曝光。不出三个月,中储粮两次陷入舆论的漩涡。

细心的人发现,在中储粮,不论事之大小,一经报道,定能引发社会关注,个中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中储粮作为央企的经营行为,二是中储粮半官半商的经营角色。作为前者,其被监督、被曝光是无可厚非的,而作为后者,换句话说,中储粮通过披着“政策外衣”,参与市场竞争,这一点,从2012年中储粮推出“金鼎”食用油至今,关于其“官商”争议就从未停止。

众所周知,“要求对粮食进行托市收购、搞好国家粮食储备、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是国务院赋予中储粮的基本职能。

不可否认,在我国的食用油市场,外资占据主导,客观上对粮油安全有一定影响,这时,作为市场“维稳”主力军的中储粮,进军小包装食用油市场、面向最终消费者,保持粮油价格的稳定,一般认为是顺水推舟的事。正是因为其宏观调控与生俱来,进入终端市场的中储粮油脂公司,每年可以从母公司那边拿到最低价格的大豆原料。这一点,中储粮自己并不讳言,以他们自己的话说,中储粮生产食用油的优势主要在于加工成本,他们可以比益海嘉里、比中粮减少6%。

生产优势能否转化为市场优势,对中储粮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有数据显示,我国小包装年食用油的销量约600万—700万吨,主要以益海嘉里、中粮以及鲁花为主。其中,益海嘉里旗下品牌约占50%—60%的市场份额,中粮和鲁花分别占据约15%和6%的份额。按照中储粮油脂公司的规划,2017年之后,产量将达到70万吨,占据小包装食用油10%市场份额,这将挤掉鲁花在市场上第三的位置。但是,业已形成的行业巨头,是中储粮实现目标的最大阻力。

在国内领先的品牌中,金龙鱼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全国最大的分销网络和强大品牌优势;福临门则在研发和品牌运作上效仿金龙鱼,并有效借助了央企优势,保证了自身的市场份额;鲁花则凭借其独创的压榨工艺、成功的品牌策略稳居市场前三强。这些品牌,谁也不会轻易被打败,中储粮中途杀入,要想胜出,必须要另辟蹊径,但是,留给中储粮的空间并不大。

以益海嘉里为例,他们深耕市场多年,利用最先进入小包装油料市场的先发优势,形成了完整的品牌布局,先后开发出“金龙鱼”、“胡姬花”、“鲤鱼”、“元宝”等16个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完整覆盖了高中低三个价格领域,而中储粮仅靠“金鼎”一个品牌打天下,其压力可想而知。

除了外部挑战,中储粮的内部整合也很困难。

作为实力庞大的央企,中储粮众多的地方子公司,先于总公司进入了粮油市场,并创造了100多个米面粮油品牌,如海上花、武昌鱼等地区性品牌,但所有这些,整合起来太难,放弃了太可惜。

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储粮系统,并未拥有响亮的全国性品牌,比如从5年前就开始,中储粮相继向市场推出“龙系”、“隆鼎福”、“华夏粳华”、“盛湘”等大米品牌以及“东鼎”牌面粉产品,因为小、散、乱,一直成为这艘粮食航母转向的障碍。

中储粮的优势不在营销,那么,作为一个旗舰型企业,它的优势在哪里?在中储粮的官网上明确写着,粮油仓储、加工、贸易、物流、科研等是其涉猎范围。

毫无疑问,中储粮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粮食储备库,这也是中储粮最大的资本,但是,具体到终端市场上,这些优势很多是用不上的,在销售市场上也无法形成议价能力。在原料采购方面,即使能节约6%的加工成本,但只能局限于采购国产大豆,如果使用进口大豆,中储粮不但没有优势,而且竞争对手已经“跑出了半圈”。

中储粮搞“跨界经商”,目前看来,不但没有占得便宜,有时还授人以柄。中储粮成立至今,担负着国家“大粮仓”的任务,托市收购的市场功能,使其被赋予了独特的“政府化”光环,这也导致了中储粮一旦进军消费终端,就会屡被诟病。目前,中储粮在终端粮油市场,还没有出现鹰击长空的一幕,假如有一天,中储粮真的打败了其他粮油加工企业,基于其特殊身份,业界难免会怀疑其是否利用了政策补贴,造成不公平的市场竞争。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