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国土局:
地矿统筹创建生态家园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颜锋王艳秋刘伟刘慧玲
沛县国土局:地矿统筹创建生态家园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侃桢(中)等领导在沛县杨屯镇调研采煤塌陷地搬迁李抗/摄沛县杨屯镇压煤村庄搬迁新居李抗/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解决土地制约瓶颈这一难题成为摆在沛县人面前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而采煤塌陷地每年在以4000多亩的塌陷速度递增。如何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这一目标,沛县国土资源局拓展发展空间,造福人民群众,以地矿统筹为平台,加快沛北一体化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设生态美好家园的新路子。
统筹环境治理,建设生态美好家园
杨屯镇是苏北压煤的大镇之一,总面积41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41个自然村,总人口6万人。其中涉矿村居16个,压煤村庄31个自然村,涉及人口4.3万,37平方公里为压煤区。现有耕地3.2万亩,人均不足半亩。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屯煤电集团公司下属姚桥煤矿、龙东煤矿、徐州矿务集团三河尖煤矿同时深入该镇采煤,造成14个自然村1.78万人搬迁,土地塌陷近2.1万亩。其中4米以上4000亩,1.5米—4米有17000亩。三家煤矿的年开采量600多万吨,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和规模,杨屯镇整个镇区煤矿资源将在15—20年内开采完毕,还会造成2.5万多亩土地塌陷,4万多农民将失去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
2008年10月21日,沛县人民政府与大屯煤电集团公司联合召开会议,形成《沛县和大屯煤电集团关于杨屯镇区及姚桥矿西翼村庄搬迁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纪要》,确定杨屯镇压煤村庄搬迁工作进入准备阶段。姚桥煤矿根据中煤集团《关于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姚桥煤矿西翼采区压煤村庄搬迁的批复》进行村庄搬迁规划。2011年5月12日,姚桥西翼压煤村庄搬迁启动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杨屯镇一镇十一村搬迁正式开始。
新镇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包括城区和工业园区两个部分,其中城区2.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安置4万人口入住。目前,文体中心、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写字楼、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三纵三横道路建成通车,苏鲁省际商贸中心部分已经投入使用。张街新村、西仲山新村、蒋海新村、杨屯新村年内百姓可上房。农贸市场、卫生院、中学、小学、幼儿园正在施工,年底可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百姓。镇区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一个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湖新城呈现在杨屯人面前。
同时,杨屯镇科学制定和实施采煤塌陷地与压煤村搬迁规划,把地下煤炭资源开采与塌陷地复垦、压煤村庄搬迁相结合,实现矿地共同繁荣。目前老镇区、张街村、孔庄、前场、欢口、后屯、杨屯、蒋海王庄、西仲山村等一镇八村正实施搬迁,全部建造楼房为“1+5”模式和小高层,老镇区和八个老村体总占地3500亩,新村规划仅占地1000亩,可节约土地2500亩。“一镇八村”搬迁不仅节约土地,而且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杨屯镇压煤村庄的搬迁可释放国家能源近亿吨,有效缓解煤矿企业资源生产的紧张局面,对实现稳产、高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沛县经济繁荣、和谐稳定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统筹沛北一体,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沛北地区包括沛城、大屯、杨屯、龙固、安国5镇及新城区、开发区两区,面积44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8.2%,人口57.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44.6%,辖162个村(居)。沛北是徐沛煤田的主体,煤田面积160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24亿吨,占徐州市煤炭储量的69%,年产优质原煤1300万吨以上。按照现有开采速度,20年后沛北大部分矿井将关闭停产,煤炭资源严重萎缩,煤炭产量急剧下降,矿区经济将失去煤炭产业的支撑和依托。
沛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规划、环境保护等多规融合,制定了采煤塌陷地土地利用和村庄搬迁规划,构筑生态修复、塌陷地治理、城镇一体化发展体系。
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为沛北提供较长的转型积累缓冲期;沛北拥有40公里湖岸线和将要形成大面积的水面和湿地,滨湖富水的资源禀赋为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形态提供了广阔空间;沛县是刘邦故里、大汉之源,文化底蕴深厚,开发利用好两汉文化资源可为一体化发展构筑起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品牌优势。可以说,沛北一体化的规划建设机遇难得、适逢其时、条件优越。
目前,杨屯镇面临着沛北一体化、塌陷地搬迁、万顷良田建设、交通建设、黄河故道二次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六大机遇集于一身,在杨屯镇发展上史无前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为采煤塌陷地治理、开发和利用注入了新的动力。正在实施的城乡统筹规划和沛北一体化发展战略,将计划每年建设安置房100万平方米,力争把沛北区域建成50万人口规模的生态新城。
在园区扩容方面,在县国土资源局的带领下,清理杨屯闲置用地,回收大屯煤电公司500亩烟灰坑建设用地,将工业园区扩建成2平方公里。以此为平台,做强主导产业,壮大新兴产业,优化特色产业,建成工业强镇。
在产业开发方面,利用新园区、新镇区、新景区,大力开展第三产业,形成临园物流、临镇商贸、临湖旅游三大板块,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同时,塌陷地复垦利用,引进运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和成功模式加快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进度,以水产养殖为重点,打造高科技水产养殖示范区。
特别是在就业工程方面,4万农民成市民,必然给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通过打造工业强镇,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通过建设精品农业,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通过开发第三产业,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众都有活可干、有钱可赚,确保了采煤塌陷区群众搬得出、住得好、有出路。统筹资源保护,增加生产设施用地
2009年《关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的出台,给沛县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地带来了希望。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将沛县作为研究示范基地,以此为依托,沛县国土资源局借助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东风,加大了对采煤塌陷地的复垦力度。
杨屯镇人民政府在沛县国土资源局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创新采煤塌陷地治理方法。根据塌陷地土质、周围环境和塌陷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
挖深填高法,即把土地塌陷较深部分挖成鱼塘,挖出土方把周围垫高,成为耕地。
表土剥离法,即把塌陷地壤耕作层表土剥离出来,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充填在塌陷处,然后把耕作层表土铺垫在最上面,群众可以直接在上面耕种。
鱼鸭混养、土地流转法。由于土地塌陷仍在进行之中,有的处于稳沉、有的处于滑坡阶段,深浅不一。杨屯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鱼、鸭混养的采煤塌陷地利用模式。通过利用水面和滩涂资源,重点发展水产、水禽和池藕。返乡大学生张宪虎一次承包塌陷地200亩,低洼处挖塘养鱼,高处栽植桃树,吸引游人旅游观光,走出了一条塌陷地里带动“农家乐”旅游产业的致富路。
2012年以来,沛县共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16个,项目建设总规模2597.9亩,新增耕地1550亩,涉及张庄、龙固、大屯等12个镇、区。其中,2015年度入库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8个,涉及鹿楼、五段、魏庙、张寨、安国、张庄等6个镇和汉源、汉兴2个街道办事处,项目建设总规模468.3亩,计划新增耕地461.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