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中国园区
 

2015年6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肥高新区的“磁场效应”

合肥园区深度调研之创新映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杨萃吴明本报记者张晓梅

合肥园区深度调研之创新映像合肥高新区的“磁场效应”

6月1日,在科大讯飞语音云实时监控显示屏上,《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全国各省重点城市使用讯飞语音技术的情况:截至下午4时15分,在距第二天零时还有近8个小时,讯飞语音技术当日使用已达36661913人次。是创新使科大讯飞语音技术进入到世界同行业前列,也是创新创业使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迸发出强有力的“磁场效应”。

据统计,仅2014年,合肥高新区全年专利申请4924件,其中发明专利2468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申请60多件,每天就有7个发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量高居安徽地区榜首。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中电科38所、阳光电源、科大讯飞、量子通信……这些从合肥高新区热土上走出来的科技企业,经由“跟跑者”向“领先者”转变,频频闪现科技舞台。

全区现有入区企业已达1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30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50余家。2014年,合肥高新区又整合产业扶持政策,出台“2+2”政策体系,着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新区重点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对IC、语音、生物医药等8大产业门类分别给予政策支持;着重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对企业研发投入,申报国家和省级骨干企业、省市各类研发机构、知识产权等给予政策奖补。

在“科技创新”引擎驱动下,2015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增长迅猛,实现税收8.2亿元,同比增收1.6亿元。“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在创新大道与望江西路交叉口有一处正在建设的工地,这里原先是鲜为人知的永和村,如今已成为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中科大先研院所在地。

合肥阿巴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在中科大先研院接受孵化服务的企业,成功提出了3D打印“蒙皮-框架”支撑结构的解决方案,使打印时间和耗材节约了70%左右。“中科大先研院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帮助我们走上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公司负责人表示。

2012年7月,按照“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体制,中科大先研院,这个集合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安徽省和合肥市四方强力支持建设的创新平台应运而生。这里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孵化器,而是介乎于企业、大学和产业园之间的“混合体”。

正是这一神奇的“混合体”带动企业研发投入3604.55万元、拉动产业投资3065.61万元,开发新产品17项,新增销售收入1.02亿元、利税600多万元。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6月11日下午,在合肥高新创业园“集成电路行业发展”主题沙龙活动现场,记者看到30余名集成电路行业企业家或交流、或思考,从行业动态到发展趋势、从人才引进到资本招募、从市场开拓到跨领域合作……创业者们满怀激情。

刘伟是参会企业家之一,2009年,他从中科大毕业创办了合肥宏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进入合肥高新创业园接受孵化。企业入驻伊始,合肥高新创业园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其联系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公司开展项目申报及科技融资等创业服务。公司最终确立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和软件开发、系统方案设计为发展方向,获得了300万元天使投资,并承担科技部“创新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2013年宏晶微电子顺利“毕业”,入驻加速器,继续接受研发管理、品牌建设等辅导。目前,该公司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95项。2015年5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构筑创客互联生态圈

作为安徽省首个通过众筹方式成立的创业咖啡馆,5F创咖备受关注。其所在的5F创业园招商形势喜人,开业3个多月,就入驻了近40家企业。

不同于传统孵化器、加速器拥有固定办公场所,创业咖啡以咖啡厅为载体,打造了一个开放的办公、交流场所。定期举办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沙龙、讲座等专业咨询服务活动,搭建起一个环境更好、成本更低的创业、工作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

“我们专业做TMT,即通讯、新媒体、IT等移动互联网相关领域。引进的都是互联网相关企业,致力打造相互联系的互联网生态圈。在这里有移动电商、设备运营商、新媒体……聚集了移动互联网行业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5F创咖执行董事翁晓松介绍说。

5F实际上是由一个老旧工业厂房升级改造而成,装修风格符合TMT行业年轻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视线通透、采光通风良好、布局灵活多变,小米电视、WIFI全覆盖。“传统孵化器主要着眼于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知识产权申报等相关服务,是B2C的。5F则更注重为企业提供交流和共享的圈子和平台,让企业间自由衍生发展出无限可能,是C2C的。”翁晓松如是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