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人文生活
 

2015年6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范旭东:用实业对抗侵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晋珀郭婕薛怡然

范旭东:用实业对抗侵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语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浴血8年的抗日战争结束。

当天,天津塘沽的一个工厂里,许多职工正用大把的刷子,从桶里蘸上石灰水,拼命地刷去“共存共荣”、“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

这家工厂是中国第一家精盐工厂———天津久大精盐公司。它是著名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化工实业帝国中的一员,在抗战期间被日本人强行占领。

宁举丧,不受奠仪

1905年前,中国第一座精盐厂在塘沽诞生,老板是27岁的湖南人范旭东。

范旭东后来被称作是中国化工业之父,他在回忆他的第一个工厂的厂名“永大”时说,寓意就是民族工业永远发扬光大。其永利碱厂“红三角”牌纯碱名杨海外,他的另一个企业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厂”的南京永利铔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和中国第一包化学肥料。抗战期间,范旭东在大后方办厂,推进了大西南的建设。

正当范旭东的事业如日中天时,时局突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整个亚洲都首屈一指的盐碱大王范旭东和他的能够生产重要化工产品和军需物资的化工厂,自然是日本人眼中迫切想占为己有的“肥肉”。1937年秋,日本军部派代表以日中亲善为由,多次“拜访”永利碱厂的负责人李烛尘(范旭东的好友),李烛尘对合作经营避而不谈。多次碰壁的军部代表找来了以前和永利有过合作的日本三菱公司,让他们以民间财团的名义,提供技术和资金进行投资,由两家“合办”永利,再次被李烛尘严词拒绝。

日本军部再也耐不住性子,1937年12月9日,日方代表拿着预先拟好的“协定”文本,逼迫李烛尘在文本上签字。自此之后范旭东在塘沽的产业全部落于日本人手中。

随着战火的不断蔓延,范旭东将永利铔工厂由原来生产化肥改为生产硝酸铵,日夜不停地赶制炸药,以供应前线军需。

日本也深知南京永利铔厂的重要性,于是故伎重施,“一再要求合作”。范旭东深知他们的手段和目的,他知道南京永利铔工厂的存亡迫在眉睫了。于是范旭东发下誓言:“宁举丧,不受奠仪”。随后,他痛下决心命令凡是可以搬动的机器材料、图样、模型都抢运西移。笨重巨大无法移动的设备,则将仪表拆走,其余设备拆下投入长江,并布置全部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向内地转移。

“不是逃难,是创业”

损失巨大的搬迁,严重匮乏的资金,交通辗转难行,人员拉家带口,但范旭东认为这不是一次“逃亡”是创业,他决定在中国的内地再建一个化工中心。

1939年,范旭东在乐山五通桥(现属于四川省乐山市)重建了永利化工基地。

基地为了恢复生产,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范旭东决定从美国购买生产器材,但是器材从美国运往四川,运输异常困难。

范旭东决定亲赴美国,购置福特牌载重汽车200辆,又转赴缅甸。可是,就在范旭东认为一切都准备就绪时,1942年3月,仰光失守,永利购买的设备经过千辛万苦,还是功亏一篑。

“屋漏偏逢连阴雨”,重庆作为抗战时国民政府的陪都,经常遭到日军的轰炸,范旭东在乐山的永利化工基地也在劫难逃,不仅楼房坍塌,还死伤好几位技术人员,损失惨重。

除了设备之外,永利面临的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制碱用的盐。抗战前的永利一直使用的是廉价海盐作为原料的“苏尔维制碱法”,然而在四川用的都是昂贵的井盐,当时的永利并没有用井盐制碱的方法。范旭东一边在国内成立了相应的研制机构,一边委派侯德榜(永利化工基地总工程师)远赴美国进行新的制碱方法的研究。侯德榜不负众望,研制出了新的制碱方法,后来范旭东把新的制碱方法命名为“候氏制碱法”。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历经千难万阻,永利在大后方的经营可以说是很惨淡。最艰苦时候,甚至连员工的一日三餐都得不到保证。即便是这样,范旭东和他的员工们仍激情未减。范旭东曾经说:我从不后悔当年的撤厂内迁,不管多么的艰苦,我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抗战,继续生产抗战急需物资,直到生命终结。

1945年9月17日下午,被蒋介石邀请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毛泽东接见了范旭东。毛泽东说:“久仰范旭东不辞辛苦创建民族工业,功盖华夏,今日相会三生有幸。”

半个月之后,范旭东因病辞世,年仅六十二岁。

听闻范旭东逝世,毛泽东十分震惊并赠送挽联“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蒋介石赠送挽联是“力行致用”。

1945年范旭东去世之后,推侯德榜接任总经理,并将永利公司资产平均分成十一份,其中一份,平均分成五分,五分之四奖励经历抗日战争的永利员工,五分之一赠给范旭东的妻子谢氏和两个女儿范果恒、范果纯。(作者单位: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