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热潮“惊扰”房地产企业转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霂轶
众创热潮“惊扰”房地产企业转型
中国的创业浪潮似乎从未如此凶猛,孵化器、创业等字眼充斥着北京的大街小巷,空气中都弥漫着关于创业的多巴胺,创业大军日益增加,星火燎原的形容恰如其分,前万科地产高级副总裁、现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大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屈身”做起创客们的“管家”———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
但是,毛大庆和潘石屹所做的事情部分相同,但此时,毛大庆早已跳离房地产企业,正值“青春年华”。而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黄金时代过后的阵痛———转型,潘石屹的转型瞄准了众创空间,并且借力于“互联网+”,进一步深化产品。
表面上看,房地产企业做众创空间可能形成房企转型的新模式。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质疑道,“暂且不论优客工场,房企做众创将如何盈利?仅仅是微利,房企愿意做吗?”众创空间的发展和泡沫
随着“互联网+”被提升为国家级战略,这一热词成为中国经济需求增长和产业变化的核心动力。过去仅仅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内的创新、创业浪潮,未来将扩散到全社会各个行业。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大学生创业人数再创新高,比上年增长三成以上。众多创客脱颖而出,“互联网+”、“风口创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青春中国正掀起创业热潮,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
作为全球工作场所创新解决方案提供商雷格斯也开始把目标聚焦在移动办公,推出了诸如商务环球会员计划和虚拟办公室等产品。这个遍布104个国家,850座城市及2,300个雷格斯中心的办公网络,为所有雷格斯客户和需要灵活高效办公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全球移动办公室。雷格斯中国区总裁梁贵基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企业将对灵活移动办公方式有巨大的需求,这将为雷格斯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强劲动力。”
不过,在6月25日第七届中国产业园商务区发展论坛上,泰禾集团总裁助理沈力男谈到创客空间时说,“万达是商业地产的老大,但是报表租金类的收入其实就占10%,你拥有物业,持有物业赚钱是比较难的。创客空间也是一样的,通过创业者身上赚钱,目前是不容易的。”
沈力男认为创客空间更像承担了政府的职能,“更像是在做福利,现在的创业出现泡沫化趋势,都想上市圈钱,很多的项目尤其是偏远的项目,真的是卖不出去了,换一个马甲就出来了。”
按北京兰格加华集团副总经理庄捷的想法,如果房企都挤进来做众创空间,两者并非可以简单的融合,并且市场难以支撑。北京国际矿业城总裁朱绍宝则认为,“我们现在这么做的目的是把我们的资源和创客的需求完美地结合起来,创客不是只需要空间,他自己做很累,我们可以做好去做嫁接,实现优势互补。”
在清华大学南门有一个创客最集中的居民楼小区,小区里至少50%的“居民”都是创客,庄捷想到的是“根本性”的问题,“创客所需要的空间是随意的,不一定非得局限于我们房地产企业所想象的空间里面,我们未来的工作形态甚至发生变化,这个是对房地产这个行业的根本性的冲击,我想在五年后可能就要见分晓,五年前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电商对传统产业的升级冲击这么大。”归根究底的自身转型
在互联网大规模的“改造”下,办公环境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经济总值发生在仅仅几十平方米的空间里,这不是耸人听闻,中关村创业大街等地方真真切切地在发生这些“奇迹”,庄捷质疑,“经过互联网的大规模的改造以后,还是需要那么多的写字楼、CBD这么集中的地方吗?”
归根究底回到了房地产企业自身的转型上。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房地产企业可能对众创趋之若鹜,但是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赶时髦,不做你就out了。另一种是有物业空置,索性拿出来做做样子,房企还是要先做好自身资产的物业服务和运营。”
平安不动产北京公司总经理许良飞对“吃租金差”的众创空间并不看好,盈利模式类似于传统的商务中心,许良飞更加关注自身转型,“从开发角度,传统开发商应该从以前重开发转到重运营的角度,开发商制造包括众创空间在内的很多空间,空间的运营和管理,应该是下一步开发商转型的重点,做一些产业链上的研究很有必要。”
许良飞所提到的“产业链研究”,并非都要去做产业链,但是把行业的整个产业链研究放到房地产开发的空间中,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也许会迥异于此前的模式成果。许良飞所提到的第二个转型方向是关于互联网方向,房企的“招式”层出不穷,万科利用互联网思维做物业管理,SOHO中国在互联网创业方面发力,方兴、华远联手互联网企业推出“智慧家”的概念……这些都属于许良飞所提到的互联网方面的转型,许良飞强调,“一个传统的地产开发商如果不向跟互联网有关系的方向转变的话,这个公司可能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处于劣势。”
启迪协信产业研究院院长徐鹏表示,“我个人认为这不是白银时代,而是专业化的黄金时代,谁越专业化,谁就越赚钱。”(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