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6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带一路”
国企投资“冷”思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赵乾男

“一带一路”国企投资“冷”思考

自去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就成为包括经济、政治、舆论在内的各领域的热门话题,从东南亚、东北亚到欧洲的经济整合,到“一带一路”概念股的抢眼表现,再到中国企业的“强势”走出去,都意味着以宏观架构为基础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能源、农业及基础设施等细分领域为区域多边合作增添了强有力的支持,“带”、“路”之风似不可阻挡。

但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家智库报告”发布的《2015年第1季度中国对外投资报告》显示,与去年后三季度相比,2015年第1季度中国海外兼并收购完成额均有所下降。中国企业“走出去”建设投资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扶摇直上的同时,也不得不在大的战略背景之下考虑如何向经济“新常态”稳步推进。

事实上,国企在“带”、“路”之上走得亦是战战兢兢。与“承包”“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以其资金快流、机制灵活、行业广泛等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有望成为未来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

与此同时,国企海外兼并步伐则从去年就已放缓,以央企“三桶油”为例,原来的海外油气资产投资主力军,去年全年新项目收购金额不足30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下降90%。

同时,国企在海外的建设项目亦遭阻力: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千余员工于伊拉克电站撤退失败被困、中铝在秘鲁的铜矿项目被叫停、墨西哥政府撤销中铁建已中标的高铁项目、中国交建科伦坡港口城项目被叫停等。

这些受阻、失败的典型案例,不仅直接增加了国企的投资风险,也提醒着相关企业,乘“一带一路”之顺风固然重要,而基于大战略背景下的审慎、冷静的思考也刻不容缓,对于投资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究其原因,双边关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还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家智库报告”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CROIC)新引入的“对华关系”这一指标来看:不同国家与中国外交关系的远近,甚至民间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对以中国为主体的投资行为有所影响。由于国企被怀疑带着国家战略目的向海外推广,加之保护当地经济体的需要,国企的“走出去”往往受到外国政府的抵制。同时,国企还需面对与当地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近日与埃及政府签署《核能合作谅解备忘录》的中核集团欲在当地站稳脚跟,仍需与包括日、韩、俄在内的核电强国“拼实力”。

据CROIC显示,国企于东南亚、西亚、非洲等新兴经济体的对外投资建设比重逐渐增长,这些地区对华关系指标高,是中国海外投资最具潜力的目的地。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有着政治风险、债务违约等较多不稳定因素。此外,投资地的当地舆论、民众给国企进入也增添了不小的压力。国企对外投资本就面临着建设资金投入巨大、回收周期长等诸多风险,加之“前人栽树,无果可收”的尴尬,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解决,“一带一路”国企受阻的恶性循环将愈演愈烈。

国企走出国门,核心技术是第一“输出力”。过去,我们不具备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没能及时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始终以“中国制造”的边缘形式游离于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线,难以应对外国企业的竞争;随着多年来自主创新的技术投入,从国企到民资,“中国技术”的名号也逐渐在世界打响,挺直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腰板”。南北车以其过硬的高铁技术受德国铁路的青睐,打响挑战外国企业的第一响炮。在投入“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输出”的资本,才能在与当地企业及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先下一城。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从我国西北、东南开始向西亚、中欧延伸,这就要求国内相关省市政府与国有企业积极配合,参与战略的部署与建设。以当地政府牵头的、与沿线国家的多项合作,是国企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同时,国企在对外之际不应忽视内部发展,加快对我国西北、东南等市的建设步伐,打造内外联通、陆海交汇的“一带一路”国内起点。

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企业责任心亦是“带”、“路”之上不可忽视的关键之一,公共关系的合理利用对企业在当地站稳脚跟、参与建设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现已建成的中缅油气管线,是中国摆脱马六甲海峡、保障油气运输的重大项目,建设之初在有心人煽动下,面临着舆论、民众两相倾轧的危机,费力而不讨好,后在公共关系的紧急处理之下得到解决。这“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要小看当地媒体、民众的舆论压力,良好的双边关系固然重要,舆论造势与企业形象的处理也应及时而适度。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