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园区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园区热点
 

2015年6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西部产业园区如何破中求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致鸿

中西部产业园区如何破中求立

杨建国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民生证券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从事产业园区理论研究20年,被誉为招商引资实战专家,著有《集聚———河南决策者》、《产业隆起领跑中原》,先后荣获“金麒麟2010年度产业集聚区建设贡献奖”、“推动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经济发展·最具影响力功勋人物奖”等荣誉称号。

当前,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如火如荼,呈现出百舸竞流的态势。可以说,产业园区的强劲引擎作用已经成为了中西部地区带动经济增长的一剂“良药”。

新常态下,中西部产业园区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中西部产业园区的发展是否一帆风顺?面对新常态、新机遇和新挑战,中西部产业园区如何在破中求立?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与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进行了探讨。

中西部优惠政策

不断弱化

《中国企业报》:新常态下,中西部产业园区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杨建国:从中西部产业园区发展轨迹上来看,经济新常态下,我认为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由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转变。经过了30年的高速发展,中西部产业园区已成为所在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随着一系列环境的快速变化,中西部产业园区享受优惠政策的特殊性不断弱化,靠廉价土地和粗放式经营的开发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正在产业主导的基础上,尝试向创新突破阶段转型。

其次,产业园区“集聚”性更强。从过去简单粗暴地把很多相似的企业归到一起,招商到一个园区里边,再到逐步走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平台和载体,从产业园区的功能构建上来说,中西部产业园区正在由过去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逐步“进化”到现在的产业集聚区。

最后,以产业新城和产业社区为方向的产城融合越发清晰。目前的中西部一些产业园区说是产城融合,但是还没有真正做到产城融合的程度,可能理念上想通了,但是工作上还没有做到位。不过,从整体趋势上看,中西部产业园区已经愈发注重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中国企业报》:目前,中西部产业园区存在着哪些发展瓶颈?

杨建国:这些年的产业园区实践也摔了不少“跟头”,吃一堑长一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也是一个增益、完善的过程。以产业集聚区为例,许多地方政府名义上是建设产业集聚区,但是和过去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并没有实质性区别。

目前,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缺少龙头带动。土地资源浪费依然严重,在产业园建设初期,由于认识不到位,误以为“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缺乏对项目入驻门槛的源头把控,造成宝贵的土地资源过早流失,结果导致现在可能有了好的项目却苦于“无地可施”。

招商引资缺乏针对性,技术手段落后,也是目前园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不少地方招商引资工作热情很高却不得要领,每年花销不小的人力、财力、物力,招商引资效果却并不明显。同时,配套服务滞后,后续服务与项目洽谈时的承诺脱节也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让人扼腕的一个现象,为了吸引项目落地,一些地方在项目接洽时承诺得“天花乱坠”,一旦项目落了地,服务就开始出现“疲软”,甚至处处刁难。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区域产业同质化形成恶性竞争。此前在南方一城市经济开发区考察,其“一镇一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导产业的确定应充分依据地方产业基础与资源特点,突出特色,反观中西部一些区域,相邻的县区里做同一个主导产业的绝非个案,产业同质化的竞争造成了极大内耗。

抓住“一带一路”

发展红利

《中国企业报》:中西部产业园区面临着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杨建国:新常态将给中西部产业园区带来很多新机遇:

一是“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发展红利,在产业方面,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和转移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塑造等机遇;在金融方面,“一带一路”实施所需要的资金流会带动包括发行各种证券、设立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机遇;在区域合作方面,“一带一路”鼓励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各类产业园区等机遇。

二是“互联网+”开启产业园区升级新纪元。传统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等等借势“互联网+”,不断地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进而转化成巨大的内生动力。

三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未来中西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引擎,通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孵化器等模式,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氛围,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完善服务平台体系,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当然,中西部产业园区发展同样面临一系列新挑战,比如既要转型发展,又要加快发展;再如,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升级与转型发展的需要,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任务艰巨;另外,中西部产业园区发展底子薄、产城互动发展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等等。

《中国企业报》:不破不立,中西部产业园区如何在新常态下破中求立?

杨建国:首先要推动信息化、环保化改造,进而带动产业园区升级。通过倒逼机制,带动企业使用新技术,主动适应新常态;第二,在产业链的布局上,要提前谋划循环经济模式,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指导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服务;第三,提前谋划产业升级换代,在做好优势产业的同时,逐步探索与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结合的模式和机会;第四,“一带一路”掀起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高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孕育产生了实体经济融合数字经济的新业态,又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新常态下,中西部产业园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流畅的精准性,对于招商人员,不仅要研究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变化,还要改变过去唯资、唯商的模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