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5年6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非法集资案
达到历史峰值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钟文

全国非法集资案达到历史峰值

非法集资案陆续引爆。特别是今年河北省发生的两起特大非法集资案,震惊全国。

事实上,不仅是河北,全国各地非法集资案时有发生。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浙江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非法集资案件中,数额超亿元的达94件,涉案金额最高的达54.8亿余元。2014年,北京市非法集资受害人数达21000人,涉案金额172.6亿元,分别增长5倍多和50多倍。非法集资持续发酵

今年1月份,河北黄金佳投资集团涉嫌非法集资案中,全国有36000余人报案,报案金额达53.9亿元;2月份,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河北全省涉嫌非法集资80多亿元。

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杨玉柱介绍,当前非法集资案件大案要案高发。统计显示,2014年非法集资案件的数量、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都大幅上升,同比增长都在2倍左右,均已经达到了历史峰值。其中跨省案件更是达到了133起,参与集资人数1000人的案件达到145起,同比增长314.28%,涉案金额超亿元的达到364起,同比增长27.21%,均明显高于2013年的水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关注民间金融的著名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非法集资这几年一直在发酵,只是去年和今年更加集中而已。

他认为,出现集中爆发,一方面是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决定的。由于国有银行的融资门槛高,我国民营企业90%以上都依赖民间融资。二是目前的经济大环境所致。近几年,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我国的经济也一直呈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许多企业自身维持都很困难,再加上银行收贷、压贷、限贷等因素,造成许多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大批民营企业出现倒闭、老板跑路的现象。地方性金融法规缺位

周德文认为,在对待非法集资问题上,政府要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加大对非法集资的监督和打击力度,使得非法集资没有生存的土壤,形成一个良好的民间金融环境。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2013年,全国首部地方民间金融管理条例———《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获得浙江省人大通过。各地方政府要抓紧实施,制定地方性金融法律法规。

据介绍,美国国会于1934年颁布了《联邦信用社法》,成立了信用社全国管理局与各州信用社监督专员全国协会,将监管扩展到储贷协会或储蓄银行;德国的民间金融组织非常完整,分信用合作社、合作社联盟与中央合作银行三层次,民间金融组织在既定立法框架下可自由行动;日本的民间金融组织也有自己的基础与中央机构,并有相关行业协会。

同时,政府要为民间金融提供发展的土壤。周德文告诉记者,从人本性来说,人都有其贪婪性,对老百姓来说想拿到高额的利息,也是无可厚非的。在这一方面,政府要做的就是要放开市场利率。他表示,对这一块,他呼吁了多年,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政策,实现利率市场化。银行存款利息很低,贷款利息很高。这是体制的问题,必须国家层面来解决。从中央到地方的改革举措

早在去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放开。6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根据该《办法》,大额存单推出初期,将首先在自律机制核心成员范围内试点发行,此后,人民银行将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及大额存单市场发展情况,有序扩大发行人范围。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只差“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这临门一脚。

同时要积极引导老百姓有序的进行民间借贷,并搭建好民间金融交易的平台。周德文告诉记者,温州金改3年来,尽管其改革力度没有大家所期待的那样完美,但是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像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让借贷双方都在一个透明的平台上交易,增进了解,这很重要,对交易双方的信息都是对称的。

从本月开始到8月份,全国将开展非法集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一些重点领域的非法集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要进一步推动省级政府落实本地区非法集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推动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研究制定当前打击非法集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相关的立改废工作。研究建立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对已经暴露的非法集资问题要突出重点,坚决打击。同时也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强化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建立长效的预警机制,进一步推动相关改革大力来发展普惠金融,提升正规的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合理规范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